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隨即出席了棒球隊的奧運資格賽慶功宴,並公開預祝球隊在北京「得標奪魁」,看來選前為了聲援西藏,所謂「不排除抵制奧運」的言論,果然是選舉語言,大勝之後「馬上」船過水無痕。雖然中華隊球員表示政治不應干涉體育,然而多年來政治一直在消費體育,而且體育骨子裡也是政治活動的一部份。

冷戰時期,奧運一直是東西方角力的舞台,最直接的例子是一九八○年美國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率領西方盟國拒赴莫斯科;八四年蘇聯有樣學樣,也「指示」共產國家不得前往洛杉磯;八八年北韓不爽南韓,帶著古巴杯葛漢城。直到九○年前後冷戰結束,大部分共黨國家崩潰(但中共平安渡過天安門事變),所有國家才聯袂出席九二年的奧運盛會。

然而相隔十六年,從西班牙巴塞隆納、美國亞特蘭大、澳洲雪梨、希臘雅典到中國北京,奧運又回到政治敏感地區,由一個「相對」不保護人權的政府所主辦,因此政治問題又浮上檯面,與主辦國政治對立的一方遂有了操作的空間。抵制奧運是政治手段,是試圖表態的政治問題,抗議中南海的也不只小馬哥,在圖博事件前,就有導演史匹柏等知名人士公開表示不願隨大陸起舞,所以奧運的確一直被瞭解其政治價值的人拿來當作「祭品」。

但反過來說,運動難道不是政治?「全國」人民為選手加油,球隊以「國」為單位與別「國」競賽,觀眾揮舞「旗幟」等等,一切都是泛政治的國力較量,因此,在此時此刻選擇「遠離」紫禁城究竟適不適當?換言之,如果排除選舉因素,台灣是否值得在兩岸衝突上藉「反奧運」的手段來殺出血路?答案是:既然是政治,就是看實力,不是看正義,雖然不甘願,台灣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算老幾」?兩邊到底誰是軟柿子?所以咱還是力挺棒球隊揚威北京,比較實際一點。

但拉高層次來看,何謂奧運精神?奧運宗旨是促進世界和平,它認同人類會互相競爭,但希望透過鼓勵參與、以和止戰,讓大家成為輸得起的運動家。因此,台灣與其還在低層次地延續冷戰思維,不如超越政治、超越島內的藍綠惡鬥、超越奧運秀、也超越兩岸對立,把一切焦點回歸運動場上!

既然台灣人都喜歡棒球,那就請中華隊放心的全力以赴吧,不要管政治人物想玩什麼把戲!也既然你我都愛看棒球,那就請堅持「觀賞權」,絕對要看到台灣英雄演出,至於政治人物,也請您慎思明辨,別讓「凍蒜」的欲望遮蔽了為中華隊「加油」的本能!

放眼當下,在中國試圖藉舉辦奧運證明自己正邁向大國之林的同時,台灣要有更高的戰略層次,我們的雄心壯志不是稱霸世界,而是秉持自我理念,中道、進步、超越一切,至於這股理念是什麼?就在八搶三資格賽中,捕手葉君璋被撞倒後,站起來振臂一揮的剎那──對棒球的真誠熱愛與無悔付出!

本文原載於新新聞 2008.04.03第1100期(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