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8/15(饒駿頌/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不變的奧運與奧運的改變

古代奧運會的起源,至少要從古希臘開始說起。

西元前九世紀,Elidos的國王Iphitos為了不讓人民生活在戰亂中,聽從了祭司的建議,以眾神的名義,每四年舉辦一次運動會。Iphitos同時引用「奧林匹斯山」(在希臘神話中它是眾神聚集之地)之名,把運動會命名為「奧林匹克」運動會。

而為了讓活動可以順利進行,當時交戰各方甚至協議,在運動會舉行期間必須停火,維持暫時的和平。

此運動會一直舉行,一直到西元四百年前後,羅馬的拜占庭皇帝認為這是一項「異教徒的活動」,下令禁止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行。

古代奧運會在此畫下了句點。

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讓許多歐洲人開始重新讚揚古奧運的精神,為和平所舉辦的運動會,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腦中。1896年,在眾多先人的努力之下,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正式舉行,此後每四年由不同的國家輪流舉辦。

「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更快、更高、更強」此類的格言,都呈現其追求和平的最高指導原則。不只如此,大家所熟悉的奧運火炬,和奧林匹克五環旗,也都是同樣的象徵,期待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和友好的精神,在會場上相互競技。

但期待終究是期待,全人類的團結與和平似乎永遠不會到來。族群的仇恨、政治的角力,還是進入了奧運會場。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發生了恐怖襲擊事件,一群被稱為「黑色九月」的極端巴勒斯坦組織份子,闖進奧運選手村,挾持並殺害了數名以色列選手,震驚全球;1980年,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總統卡特宣布抵制莫斯科奧運會,隨後在1984年,蘇聯以牙還牙,發動共產國家抵制洛杉磯奧運會。

但是1984年還是成為奧運史上的重大轉捩點,因為此屆奧運解決了一個長久以來的大難題:光靠奧運的精神,似乎不足以支撐奧運的經營。

1972年的慕尼黑、1976年的蒙特婁,為了舉辦奧運都花了數十億元,1980年莫斯科甚至花了九十多億美元,導致沒有任何城市願意和洛杉磯爭奪1984年的主辦權。但在洛杉磯奧運籌委會的規劃下,首次以民間方式承辦奧運會,利用商業行為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改變了前幾屆奧運會大量虧損的情況。這屆奧運在商業投資上的成功楷模,成為日後各主辦城市學習的對象。

不過隨著人類生活的演化與進展,許多運動項目逐漸走向職業化,也讓現代奧運會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運動員是否還會將奧運會視為最高殿堂?奧運的榮耀是否足以和金錢帶來的利益相匹敵?

以足球為例,為了要保持世界盃足球賽的權威性,國際足總對奧運男子足球項目設下許多限制,使得歐洲各國都只將奧運男子足球當成青年球員的練習場;而在網球方面,無論是從賽事的規模、歷史、獎金等各方面來說,奧運網球都沒有辦法和「大滿貫系列賽」相提並論,導致世界級選手的參賽意願不高。

棒球呢?

長久以來,美國職棒大聯盟不容許球員參加奧運棒球賽,使奧運棒球賽的精采度下降不少,棒球項目也因此確定從2012年倫敦奧運起除名。於是北京奧運成了棒球選手們的末代奧運,也讓五棵松球場的八強逐鹿,增添了幾分歷史性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