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8/15(張博亭/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日本球界,為何提出這種制度?

「突破僵局制」最早是由日本業餘棒壇提出,後來在國際棒總支持下,成為奧運棒球比賽的新規則。但其實在提出之前,日本業餘球界並沒有事先知會國家隊總教練星野,因此在賽前還傳出星野對這件事感到憤怒。實際上,日本職業與業餘向來相處不是很融洽,除了賽制間有不同區別外,受重視的程度也差很多。

在談論為什麼「突破僵局制」是由業餘人士提出之前,別忘了,在日職是有和局(12局打完平手)制度的。事實上,雖然早期日本文化是師承中國,但隨著國家的建立與逐漸興盛,日本人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對生命的想法,那就是「戰死是種美德」,這句話也一直左右著這個國家的歷史。

與日本人不同的是,對中國人來說,從小唸歷史,讀到的包括少康中興,田單、句踐復國等故事,都在學習一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觀念,玉石俱焚或兩敗俱傷的結果,是沒有好處的,因此在中華職棒裡出現和局制,是不會感到奇怪的。然而,對日本人來說,和局制度其實與其傳統文化(如武士道精神、神風特攻隊…等)是有衝突的。

相信絕大部分的東瀛球迷都反對和局制,他們認為,比賽應該要像其國粹「大相撲」一樣分出勝負方可罷休,且觀念上認為,一旦和局收場,等於是抹煞了球員整場比賽的努力,從選手、裁判到觀眾,大家都白忙了一場。

但是由於日本職棒受限於人力資本、場外轉播…等這些遠不如大聯盟的條件,因此,還是在最不該出現和局的運動比賽中設計了這樣的制度。

相較於職棒,在日本高中或業餘棒球中,包括熱血的甲子園以及社會球隊比賽,則是沒有和局制度的。由業餘界提出來的「突破僵局制」,實際上是「和局制」與無限制延長比賽之間的妥協產物,因為比賽多了一些限制的條件,讓它成為有限的戰爭。

誠如本系列前一篇所論述,突破僵局制對各國都有不同的影響。對日本而言,雖然人力資源不若美國龐大,但至少經過多年職棒比賽的洗禮,足以累積經驗與抗壓能力,因此,「突破僵局制」不見得會造成很大的不利,且一旦修改規則,對棒球重返奧運舞台也有正面的助益。以日本在國際棒壇的地位及聲望,他們對比賽規則的想法不難在國際間被聽取並採納,因此,由日本提出來且被接受,是可以理解的。

星野仙一之所以不高興,第一是因為突破僵局制與日本的職棒規則相衝突,擔心日本職業球員難以適應,第二是演練時間似乎不夠充分,在奧運開打前幾天才決定啟用。至於這個制度對日職球員在奧運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仍待實戰驗證,倒是業餘界提出「突破僵局制」的目的,確實存在極大的討論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