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9/4(饒駿頌/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贏在前輸在後」的台灣棒球文化(系列二)
早在奧運代表隊出征五棵松之前,國內各方對於中華隊投手陣容的評價,幾乎是相當一致的:先發投手的壓制力或許還可以,但中繼和後援絕對會是最脆弱的一環。果不其然,在奧運預賽輸掉的五場比賽中,就有三場是輸在比賽的後段。

但,中華隊的牛棚戰力真的比較差嗎?

如果進入「突破僵局制」後的局數和失分不列入計算,先發投手在七場比賽中共扛起了34 1/3局的投球局數,總責失分12分;其餘的28 2/3局則是由中繼和後援投手承擔,總責失14分。單就投手防禦率(ERA)來說,中繼後援投手確實略遜於先發投手。

而在奧運預賽的七場比賽中,有兩場在比賽的前段(一到三局)就掉分,有三場比賽在比賽的中段(四到六局)有失分紀錄,但有六場比賽在比賽的後段(七到九局)被對手打下分數。唯一一場沒有在比賽後段掉分的比賽,就是首戰完封荷蘭隊的那ㄧ場。

這也難怪中華隊的每一場比賽,即使在打完六局處於領先的狀態,也要時時刻刻提防被逆轉的可能。

如果再進一步觀察七場比賽的失分分佈,正規的九局比賽中,中華隊的總失分是27分,在比賽的前、中及後段分別掉了11分、6分和10分,所佔比率分別是41%、22%和37%。其中比賽前段所掉的11分,分別是對上南韓的8分,和對上加拿大的3分,七場比賽當中有兩場的先發投手,未能在比賽一開始就穩定地壓制對手。

其實,攤開中華隊的投手名單,除了曹錦輝外,幾乎沒有本來就是「專職」的後援投手,即使是這次奧運都在比賽後段上場的張誌家,在今年的球季賽中,也是不停地在先發和後援兩個身份上找定位,並且還是以先發為主。其他的投手就更不用說了,從羅嘉仁到鄭凱文,哪一個在本來的球隊不是專司先發的?

由於功能性的不同,先發投手往往是被允許「慢熱」的,或許會在剛上場時遭遇小亂流,但只要有能力穩定下來,發揮持久的壓制力,就稱得上是稱職的先發投手。反觀後援投手,經常是在瀕臨失分的危機中登場,一上場就要立刻進入狀況,壓制對手、化解危機,有時甚至只要盡全力解決一個打者就足夠了。

於是,當中華隊的這些「先發投手」上場後援時,大家都會在電視機前不停提醒:「現在和平常先發時不一樣,不用想太多,盡全力投,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好!」問題是:他們習慣做這件事嗎?他們真的會做這件事嗎?

陽建福的明顯使用錯誤,已經有人提出具體數據佐證了。

放眼望去都是「先發投手」,在調度上立刻出現以下問題:投手好不容易壓制對手,來到比賽的後段,場上產生危機時,是要由先發投手繼續硬撐?還是讓其他「先發投手」上來「慢熱」?

將先發型的投手,在短期盃賽中拿來當成「長中繼」使用,是常見的調度方式,這次日本隊陣中的田中將大就是如此定位的,但日本隊陣中還有更多專司救援的投手,反觀中華隊則是帶著一群「先發型」的「奇兵」,看著對手的強力後援投手一個接一個上場,中華隊的牛棚裡卻盡是這些「兼差」的奇兵,至於結果如何?大家都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