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9/11(陳建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短視近利的棒協徵召策略(系列三)
當北京奧運總教練洪一中在媒體的訪談中,提到年輕球員的抗壓性不足、國際賽磨練不夠時,我們該將質疑的目光投向年輕球員,還是選入這些年輕球員的教練團呢?

答案是:兩者都不該,最該接受質疑的,是棒協的徵召政策。

細數近兩年來,棒協參與或主辦的比賽,從二○○六年經典賽、洲際盃、亞運,二○○七年世界盃、亞錦賽,以及二○○八年的奧運最終資格賽和奧運,不論比賽大小與重要程度,一律大量徵召職業球員來組成中華隊,力求在各項比賽中都能取得好成績,或在台灣舉辦的比賽裡打出好表現,不斷地試圖重現二○○一年世界盃的棒球熱潮和一九九二年奧運銀牌的榮耀。

可是,現今的時空環境早已和當初不同,開放職業球員參與國際賽事後,各國的實力不斷地在接近,要打出好成績,得每場比賽都戰戰兢兢地打。而在球季外不斷徵召優秀球員為中華隊效力、參與高強度短期盃賽的結果,不但成績經常不如預期,還造成球員因過多的疲憊而引起的傷痛問題。

當廿五至卅歲、正邁向球技巔峰的青壯輩球員,因為連續徵召的損耗而退出中華隊時,那些有著基本技術條件,但仍欠缺國際比賽磨練的年輕球員,就被迅速拉上前線,成為一級國際大賽的主力,北京奧運乏善可陳的內容與成績,就是這兩年來徵召政策失當導致的惡果。

棒協若還抱著每次比賽都要組成「最強中華隊」去拚的「大小通吃」心態,必然只會愈拚愈糟,不但傷了連續應召出賽的優秀球員,也壓縮到年輕選手的磨練成長機會,怎麼看都看不出這樣的徵召策略,對中華隊在國際賽的長期表現會有任何幫助。

棒協應該要有著球團化的思考,將球員視為寶貴的人才資源來培訓、照護,並將國際賽事按等級分類,如奧運、奧運資格賽或經典賽,是要拿出最佳實力去比拚的;亞運、亞錦賽、洲際盃、世界盃等,可以讓年輕球員出去磨練國際比賽經驗;世界大學棒球賽、哈連盃、港口盃等,則交給更年輕的業餘球員去「增廣見聞」即可。

只要各項賽事的任務等級確定,中華隊的組成就能有所依據。成熟的球員可以有時間休養,遇到一級大賽時可帶著健康的身體全力出擊;年輕的球員也能獲得「在國際比賽中擔任主力」的歷練機會;業餘的球員在培訓之餘,則是可以把更高等級的中華隊當成努力目標,一步一步往上爬。

其實,以往就有過中華、光華或中華藍、中華白等不同的代表隊,以球技成熟度來區分,並分別參加不同等級的國際賽事。這樣的概念,就如同國外職棒的大小聯盟、一二軍的升降機制一般,為何棒協不再採用呢?難道各項大大小小的國際賽,都有著同樣輸不得的壓力,所以才要不斷徵召職業菁英參賽嗎?

棒協若想振興台灣的棒球環境,光是主辦國際賽事、徵召職業菁英組隊拚成績,絕對是不夠的,也絕對是短視而有害的。要振興台灣棒球,唯有健全三級棒球的成長環境,讓有潛力的球員能一代接一代地源源不絕,並循著良好的培訓制度不斷歷練成長。當老中青三代的「選手倉庫」隨時都能遴選出眾多健康且優秀的球員時,中華隊會不強嗎?

所以,懇請棒協放下短視的徵召策略,回歸長遠的基本面吧,讓頂尖球員有時間休養,年輕球員有機會歷練,並好好在基層棒球裡紮根,才能在真正重要的國際賽中開花結果。不然,就算開再多的檢討會、換再多的總教練,也無法解決中華隊的問題,更無法平息萬千球迷心中的怨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