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9/16(饒駿頌/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贏在前輸在後」的台灣棒球文化(系列四)
台灣的三級棒球國家代表隊,在國際賽中是讓大家聞之喪膽的「A級球隊」,但是成棒階段的中華隊,似乎永遠只能被放在「B段班」的位置,這「A級球隊」與「B段班」中間的落差,形成了「贏在小孩,輸在大人」的台灣棒球文化特殊現象。

就從台灣三級棒球的發展談起吧!

談起台灣的三級棒球,就算不提在日據時期曾征戰甲子園的嘉義農林,也一定要從紅葉少棒隊和金龍少棒隊說起。當時的三級棒球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台灣民眾如民族主義似的狂熱,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然而隨著時空的轉換,台灣民眾對於三級棒球的精神寄託,已經漸漸散去或轉化。雖然如此,台灣的三級棒球在國際賽事上的成績,依然非常耀眼。

單以美國小馬聯盟舉辦的賽事來說:在BRONCO野馬級(十一 ~ 十二歲)世界少棒錦標賽中,中華隊十四年來就拿到了四次冠軍。而在PONY小馬級(十三 ~ 十四歲)的世界青少棒錦標賽,中華隊自1993年起開始參賽,15年來拿過五次冠軍。至於十七到十八歲的PALOMINO帕馬級世界青棒錦標賽,台灣自2005年起派隊參賽,四年來每次都打進四強,也曾在2006年拿下冠軍。

當然,當年金龍少棒隊凱旋返台,全國上下如同迎接民族英雄般的瘋狂儀式,在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甚至,如今想透過現場直播,看到中華小將們在國際賽事的表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其中的落差是相當大的。

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當局不再以民族主義操作三級棒球;另一方面,隨著資訊的公開與容易取得,大家漸漸地了解到此類型的國際賽事,並非真的是「國家隊」與「國家隊」的對抗,而是希望小球員的組成以地方社區為基本概念,進行以交流切磋為主的賽事。於是,當民族主義的外衣褪去之後,三級棒球的狂熱很快就成了過眼雲煙。

然而,三級棒球成績輝煌的台灣,在「國家隊」碰上「國家隊」的成棒賽事,表現卻總是差強人意,多年來長留民眾心中的,永遠是2001年在自己的土地上拿下的世界盃第三名,以及巴塞隆納純業餘棒球的奧運銀牌。因此,總有人會用「小時了了」來評價台灣的棒球選手,但,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全然客觀的。

當參賽球隊的組成從「社區隊」變成「國家隊」,就球隊整體水平可提升的程度來說,一直都是以「國家隊」為主體的中華隊,能提升的水準當然極為有限。試想,參加世界青棒錦標賽的各國代表隊,美國可以湊出多少相同水準的球隊?日本又可以湊出多少相同水準的球隊?而台灣呢?

話雖如此,台灣教練對於年輕選手的不當使用,和青棒之後的選手養成能力與制度不足,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從早期為了獲勝要少棒選手練習變化球,到現在要青棒選手在投手丘上強忍不適咬牙苦撐,都對年輕選手的發展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為,在「球隊的勝利」與「球員的未來」之間,前者永遠被擺在第一位。

有人說,日本的高中生在甲子園不也都是這樣嗎?如平成怪物般的故事在甲子園不停上演,為什麼就沒有人質疑熱血奮戰對日本選手造成的影響?答案是:「比賽強度不同」。在台灣,青棒錦標賽的參賽球員,幾乎個個都是以進大學、打職棒為目標;但是在甲子園,即使是一路打到冠軍賽的隊伍,常常在陣中也沒有幾個人是以棒球為人生規劃的。

而談到選手的養成,近年來年輕選手的出國潮,除了帶著「不try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是誰!」的逐夢抱負外,希望經由國外的訓練方式,讓自己的觀念和技術可以向上提升,也是選手決定單飛放洋的重要因素。試問:如果留在國內,這種良好而完善的訓練環境,要到哪裡尋找?

因此,與其用「小時了了」來評價台灣的棒球選手,不如說,他們是整體大環境下的犧牲品,無奈且無聲的犧牲品。

「贏在小孩,輸在大人」的台灣棒球,就和中華隊近年來「贏在比賽前段,輸在比賽後段」、「贏在先發,輸在牛棚」一樣,又是一個「贏在前,輸在後」的具體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