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Taiwan News 363期 2008/10/9(顏嘉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二零零八年代訓冠軍戰在九月底落幕,賽前預估為五五波對戰的中信二軍與La New二軍,果然打出一場場精采刺激的好球。成立才短短兩年的中信二軍,在拿下一勝後連輸三場的劣勢下,硬是將戰線扳成三比三平手,拉到關鍵的第七戰,並在延長賽中擊敗一度以三勝一負取得聽牌優勢的La New二軍,最終以四勝三敗的戰績拿下第一座屬於他們的冠軍,也是中華職棒代訓總冠軍的紀錄史上,第一支獨立的二軍冠軍球隊(前三屆皆由代訓藍隊拿下冠軍)。不同於職棒一軍的風光,卻也是一份值得他們驕傲的榮耀,為期五個月的二軍對抗賽賽程,也在此畫下句點。

雖說是二軍對抗賽,但各隊由於兵源短缺的問題,向大學球隊借將的數量幾乎等於、甚至大於本身的二軍及代訓人數總和。單就二軍的養成來看,借將借了一堆,可能會壓縮到些許正式及代訓球員的上場空間,這樣是否還符合最初成立二軍及代訓球員的目的呢?

就以拿下代訓總冠軍的中信二軍陣容來說好了,主力的先發野手中,借將就佔去三分之一,投手的部分更是要靠借將來吃下大半的投球局數。成立四年的La New二軍,兵源稍多,野手以正式及代訓球員為主,但投手部份也需由借將擔負起三分之一的投球局數。

借將是為了補足二軍球隊的人手,讓比賽能順利進行。但當借將成了冠軍賽的固定先發主力,難道是意味著向大學借來的球員,實力比簽約和代訓的球員都還好嗎?而這樣子的情況,是否也表示著二軍球隊重視勝負的程度,已超過了對球員的培養和磨練呢?靠著借將贏來的短期勝利,對球隊長期的未來是不會有太多助益的。

另外,即便到了最終的冠軍戰,場邊觀戰的人數,仍舊遠遠比不上職棒一軍場邊的觀眾人數,球員的親友團,幾乎佔了少數到場觀眾中的大半。聯盟將冠軍賽賽程大多安排在非假日的下午,那些真正可以到場觀戰的球迷,當然是少之又少;而且,聯盟方面完全未做任何行銷與宣傳,使得球迷之間對代訓比賽的熟悉度極為不足,也並未趁著冠軍賽熱潮,替二軍的比賽打響知名度,更是進場觀眾人數稀少的主要原因。

二軍的比賽,除了培養球技,也是培養球迷。與其要上到一軍才做宣傳、才來吸引球迷,不如在二軍就先打下基礎,將球員介紹給媒體及球迷們認識。或許他們目前還沒有知名度、球技也顯得生澀,但絕對別小看那些還在磨練或還在代訓中的球員,他們未來都很有可能成為職棒場上的明日之星啊!

在中信二軍拿下總冠軍後,隊上的幾位代訓球員也即將退伍,他們或許有機會簽下合約,正式投入職棒戰場中,並挑戰著在一軍出賽的機會。但這些二軍總冠軍的成員們,真能為戰績較不理想的中信鯨提供適切的戰力補充嗎?他們會因為這個代訓總冠軍,進而開啟他們光明的未來嗎?這些都有待時間來回答。

二軍的比賽雖然只有短短五個月,場次也不算很多,但卻提供球員一個舞台,讓一軍的球員有空間、有機會可以休息與調整;讓代訓的球員,在當兵的過程中仍舊可以維持自己的打球手感、甚至是為往後的職棒路來打拼;也讓借將的學生們,多個機會可以磨練、鍛鍊自己。

二軍是一個很好的舞台,但是,聯盟並沒有好好宣傳與經營它,制度方面的設計與執行,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今年由中信二軍拿下了代訓總冠軍,這會代表他們一軍可以在明後年就能像二軍的成績一樣亮眼嗎?這個問題對於球迷來說,打了一個非常大的問號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