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9/24(陳意茹/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亞洲棒球文化的劇變與省思《系列四》
本屆奧運,雖然中華隊與上屆一樣獲得第五名,但是輸給中國隊這場球,在國內引起極大的震撼。尤其在許多比賽都只以一分落敗的情形下,看得出來其實球員並不是只重視球技就好,心理素質的教育也很重要。而探究球員的心理素質問題,必須從台灣棒球的歷史發展談起。

二次大戰之後的台灣棒球,最初是由紅葉少棒開始打響名號,紅葉少棒的崛起,讓當時處於外交孤立的台灣人民,有了心靈上的慰藉,進而促成國內棒球隊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並在國際比賽屢屢傳出佳績。而每位少棒球員凱旋回國後,猶如英雄般接受人民的歡呼與掌聲,在「錦標取向」的發展模式下,台灣的棒球文化逐漸種植在以勝負為主的基礎上。

在只求勝負不擇手段的情況下,早期為了訓練出能贏球的球隊,教練對小球員動輒體罰已是公開的秘密,家長們也常把過動或是教不動的小孩送到棒球隊裡,由教練代為管教,久而久之,造成了台灣棒球只重視技術層面的教育,卻忽略了人格養成以及知識教育。這些球員長大後,幾乎都只知道打球,有一天當他們離開了棒球界,甚至沒有謀生的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由於基本的品德教育不足,嚴重影響了他們長大以後對於是非黑白的判斷能力。

雖說沒有人喜歡輸球的感覺,但是太早將勝負觀念灌輸到小球員身上,卻讓他們失去了快樂打球的權利,等到他們升上成棒之後,除了固定的練球時間外,幾乎都是交由球員自主訓練,在小時候嚴格訓練的長期壓抑下,造成許多球員在自主訓練期間形成放牛吃草的景象,這種情況會讓球員忽略了棒球是越高層級競爭越激烈的運動,反而在最應該精進球技的時候停滯不前,這也正是台灣球員總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根本原因。

這種勝負導向的文化,不只感染了台灣棒球界,也充斥於整個社會階層。只要中華隊在國際賽打出好成績,就會看到一堆「相關單位」出來搶功勞、搏版面,而當中華隊成績不理想,這些相關單位馬上就如踢皮球般急著推卸責任,「功勞拚命搶,輸球用力推」,大家眼中只看見勝負卻鮮少檢討輸球的原因,始終沉醉在台灣曾經是「世界五強」的虛幻美夢裡,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看透其實我們與日韓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遠。

目前,棒協與中華職棒聯盟正為了爭奪明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主導權而明爭暗鬥,希望他們在爭權奪利之餘,能撥出一點時間,仔細想想如何解決台灣棒球長久以來的宿疾,認真面對亞洲棒壇劇變的現實,否則繼兵敗北京後再兵敗東京,將會是台灣棒壇下一個損失慘重的重大災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