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中國時報 浮世繪 2006/12/1(許義明/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於距離刊出日期已將近兩年,有時效性的問題,這點還請讀者見諒。
在全台球迷的期待下,「台灣之光」王建民終於回到台灣,迎接他的陣仗一點也不輸給韓國的偶像巨星,讓低調返台的建仔有點不知所措。好不容易離開機場,回到台南家門口,另一群守候多時的球迷與媒體記者,又讓他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走進家門。這種場景雖然可能讓建仔覺得光榮無比,但是卻也讓他的心裡多了一層負擔。

在人潮散去後,媒體捕捉到兩個畫面,主角都是小朋友,令人印象深刻。一幕是崇學國小的學弟妹們,隔著教室的鐵窗向外遙望,另一張照片則是一群小朋友興高采烈地拿著紙筆去按王家的電鈴,希望建仔出來幫他們簽名。

看到這兩個畫面,不禁讓人覺得有些不忍,因為小朋友和建仔的距離是那麼的遙遠,中間隔的不只是一扇鐵窗或是一道門,而是一道深不見底的鴻溝。

鐵窗代表的是安全,但也代表著不自由,尤其正逢上課期間,想讓偶像知道他們的存在,恐怕喊破喉嚨也沒用。至於直接去敲門的小朋友,純粹就是天真地只想見到建仔,卻沒考慮到如果被拒絕,其實是很洩氣的一件事。結果,鐵窗裡的和大門外的果真都得不到回應,只能失望的離開。

寫到這裡,眼前突然浮出一幕景象,時間是在球季期間建仔宣布拒絕台灣媒體採訪後的第一次先發。當天建仔練完球要走回休息室時,有幾個小朋友熱切的呼喚他,希望能得到他的簽名,建仔微笑的走向他們,親切地為每個人簽下「王建民」三個字。

同樣是小朋友,為什麼待遇差這麼多?除了因為台灣的小朋友不太可能在大聯盟的球場邊出現外,美國的棒球文化一向重視小朋友,也是重要因素。為了不傷害孩子們幼小脆弱的心靈,球員都會盡量滿足他們合理的要求,甚至有大人會花錢請小朋友去索取簽名,就是看準球員不忍心拒絕兒童的心理,屢試而不爽。

轉念一想,如果那天建仔從電視裡看到這些叩門的小學弟妹,會不會打開大門滿足他們呢?說實在的,這樣似乎太為難他了,因為如果他真的跑出來簽名,原本離開的人群勢必捲土重來,包圍王家直到要到簽名為止。而且假如只簽給小孩,那麼他又該如何向所有球迷交代?還有,萬一一下子來了幾百個國小學童,難道要一個一個簽完?還好,當天建仔一回家就衝進房裡補眠調時差,否則還真的會搞得「裡外不是人」。

令人欣慰的是,這群學童雖然沒能親近建仔也沒拿到簽名,但是在熱鬧一陣子之後,馬上就嘻嘻哈哈、船過水無痕了,不會像某些大人一樣,動不動就埋怨球員不知道飲水思源、不知道回饋鄉親…。

看來,孩子們真的搞不懂大人的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然而也正因為他們不懂,才能因此而保有大人們最欠缺的純真與無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