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11/28(李祖杰/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棒球雖小,但它卻創造了一個大世界。

在裡面打滾的人,容或出身不同的種族和膚色,持有不同國家發放的護照,操著不同的語言和口音,背後也都蘊涵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成長經驗,但萬變仍不離其宗,每一個參與棒球相關事務的週邊人等,無論個別選擇的處境是自願坐在什麼樣的位子,或被置於此產業的哪一個環節,大家還是一模一樣,皆得遵守同一套遊戲規則,使用同一套專業術語,誰也沒比誰擁有更多的特權。

而這當中一切的競爭行為,除了講究「公平」,就是訴諸「對等」,也幾無例外可言,場內的技藝較勁如此,場外的利益角力亦復如是。

總之,棒球的「相容性」之所以這麼高,正是因為「fair play精神」乃眾人奉行最高指導原則,而大家看待棒球的共同視角,也不外乎下述兩個唯二基本面向:場內的賽事就是「使命必勝,非贏不可」,場外的經營則是「財源滾滾,大發利市」,道理很簡單:誰也不想沈淪在棒球的世界裡當永遠的輸家,不管是吃敗仗或蝕老本,那種斯可忍孰不可忍的苦,統統不要也罷!

沒錯,棒球世界的文化景觀表面上確實非常一致,無論投身其間的從業人員是來自北美、亞洲各國抑或加勒比海沿岸,大夥兒願不辭千里,跋涉至美國大聯盟聚首,圖的也只有「一起鬥陣打棒球,賺愈多的錢愈好」此目的而已。

也由於家大業大、資本雄厚、人才濟濟、技術頂尖、火拚激烈且形形色色各項專業竅門應有盡有的MLB,可以滿足所有棒球人的官能快感與物質享受之雙重需求,更提供場內勞動者一圓春秋大夢的機會,所以美式規格的棒球視窗欲成就「全球一體」的制式「語言」統領地位,即易如反掌折枝,於是乎,在海角一隅的台灣街頭某檳榔攤上出現的大聯盟季後賽直播畫面,便極具棒球文化的「並置、對比及定序」等分割性的多元化探討價值了。

只不過,獨樹一幟的台灣經驗,依然會在此交叉論證的過程中,隨時彈跳而出「促請裁決」,反覆提醒凝神思考者「毋忘在台」,但本土意識的核心價值除了「全國上下,無分男女」攜手拚經濟之外,又還有什麼?

誠然,棒球的世界似乎只剩一種「不須翻譯嘛也通」的共同語言,錢,可以豐富棒球的樣貌,讓大家愈看愈帶勁,但語言終究有其邏輯理性,大聯盟季後賽能吸引電視轉播人員捕捉畫面,以及,難敵鏡頭誘惑,前來捧場提供廣告贊助的廠商們共襄盛舉,結伴把市場的餅給做大的主要原因是,大聯盟不會太超過,他們在橫行全球,近乎「整碗捧去」的巧取豪奪之餘,猶可透過符合「公平正義」鐵律的制度運作,將篤信「利益分享」的江湖道義之格局,在「體制內的勞資合作與同僚共生」等必備要件上,全數施展開來,反觀隱身台灣棒球之幕後的「金錢酬賞獎勵文化」又是什麼呢?

「菁仔五十」或「每注一百」此二買賣行話之間,似有若無的「利益交換」模式之背後,又有哪些「體制內外的貪腐流派」或明或暗地在彼此交叉對決,從而持續抵消本土棒球「自行或被迫蓄積」不斷向上提升的力量呢?

拖累台灣棒球躍進腳步的障礙物,絕對不是可以被輕易塞入口腔裡咀嚼個不停的檳榔,而是比它還大顆的棒球本身。因為此「受難者」正遭吃相難看的掌權者吞食當中,而非常不幸的是,棒球的尺寸竟遠大於張嘴的人雙唇俱裂的口徑,於是乎,棒球就被卡住,且永遠動彈不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