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 新新聞周刊 1166期 2009/7/8

常看大聯盟轉播的球迷都知道,只要洋基隊獲勝,轉播單位在賽後都會現場採訪一位表現出色的洋基球員。幾乎毫無例外的是,每位受訪者都能滔滔不絕的講出一堆大道理,美國本土的選手就不用說了,個個能言善道舌燦蓮花,連非英語系的中南美洲球員,都能用鄉音濃厚的英語發表自己的勝利感言。


全台灣的球迷也都知道,王建民的國語表達能力是出了名的「精簡」,每次賽後接受國內媒體訪問,吐出來的話經常比擺在他眼前的整排麥克風還少,連自己的母語都擠不出幾個字了,可以想見,他的英語會話程度一定也好不到哪裡去。過去幾年,由於他在投手丘上的表現實在太穩定了,輕輕鬆鬆就可以撐個七、八局,教練團對他沒什麼好挑剔的,因此也不太需要在球場內外與他用英語多溝通些什麼,反正,放心讓他投就對了。


於是乎,在一帆風順的成績「掩護」下,建仔英語能力不佳的事實,就這麼「混水摸魚」的安然度過了好幾年。


然而,今年季初的一連串不順遂,卻讓這個問題徹底浮上檯面。建仔曾不只一次公開表示,有關球團高層甚至教練團對他的評估與決定,都是透過媒體的管道得知,可見在他最需要與球團好好溝通的這段期間,雙方的互動產生了極大的隔閡。而造成球團方面無法與他坐下來面對面「談話」的原因是什麼?當然與「王的英語能力不及格」這個癥結脫離不了關係。


畢竟無論建仔的表現再怎麼突出,在老美眼中永遠都改變不了他是個「洋將」的事實。而只要建仔無法入境隨俗把英文練好,一旦失去了「取勝如探囊」的保護傘,他拙於言辭的原形就顯露無遺,當球團赫然發現這小子的英文程度直到如今仍難以溝通時,難免會產生「他到底知不知道我們希望他做些什麼」的想法,就算不至於淪入「雞同鴨講」的窘境,也極可能因溝通不良而對建仔逐漸失去耐心。


面對這種危險的「勞資關係」,建仔當然不可能要求球團放下身段用中文來和自己談判,唯有他本人趕快做些改變,最好是像郭泓志一樣把英文講得輪轉一點,至少要讓球團知道你心裡在想些什麼,球團才會樂意讓你知道他們在盤算些什麼。


然而,以建仔的個性而言,從小聯盟迄今在美國已經待了差不多十年的他,既然說不出幾句完整的英語,未來恐怕也很難有所突破,更何況要求連國語都講得吞吞吐吐的他一定要把英語講好,似乎有點強人所難。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一點都不難辦!大家應該看過松井秀喜在賽後受訪的畫面吧!這位大牌球星很顯然不肯花太多時間去惡補英文,他的解決之道是:身邊陪著一位專屬翻譯不就得了?在此建議建仔不妨比照辦理,從五百萬年薪中撥出一點零頭請個翻譯隨侍在側,徹底解決溝通不良的問題,自己只要負責把場內的溝通搞定就行了,何樂而不為?


畢竟,英文不好或許不會有什麼關係,可是如果因為英文不好而弄丟飯碗,那關係可就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