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Yahoo運動新聞網 2009/3/17 

兵敗東京的中華代表隊,在3月8日晚間提前返國;預賽中接連負於韓國、中國大陸,戰績不佳,果然成為媒體與大眾的焦點,教練團、球員在出海關後,立即受到大批記者訪問。

「我們怎麼會輸給大陸隊?你的感想是甚麼?」千篇一律的內容,幾乎都環繞著這個話題在談論。

電視轉播透過SNG連線,傳來受訪的立即畫面,除了葉總當面向國人致歉,投手林岳平的自責外,最突兀的,莫過於高國慶大言不慚地說:「希望這次輸球,會給國內一些官員警惕!」

「警惕?」

我詫異的,並不是因為這番驚世之語,過於陳腐老調;而竟是由在這次經典賽預賽中,五次上場打擊,皆掛零蛋,打擊率0的高國慶口中說出。

會這樣認為,並非怪罪中華隊輸球而意氣用事,遷怒球員,而是這番話,竟由一位臨場表現不佳的球員來發言,實在不怎麼得體。

國內棒球運動發展環境,向下沈淪,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若以整體的角度來看,大方向的戰略架構,一直處於模糊不清的地帶;號稱棒球為「國球」,只是社會價值的集體意識,從以往國人共同的記憶中,棒球所向披靡,為國家拿下無數次國際賽事的佳績,當然成為所有運動項目之首,但現實的環境,藉由中華隊在國際賽事一再失利的「警惕」,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改革與調整,勢在必行,否則將落後於各列強之後。

經典賽便是一項最好的例證。

美國大聯盟有鑑於2016年之後,奧林匹亞委員會基於棒球運動人口不普及的因素,而有意裁撤棒球項目的顧慮下,在2005年倡議仿照世界足球賽,四年舉辦棒球經典賽一次,一來擴大全球棒球運動人口,再則還是使大聯盟市場,能夠更為普及化,想當然爾,無法打入歐洲以足球為首要市場的狀況下,中國大陸必然成為奶蜜之地,大聯盟鼎力扶植,實力增長,早已是指日可待,驗證在京奧、經典賽中華隊二次的失利,這只不過將日後真實的面相,提早反映在這一、二年而已。

回過頭來,試問國家棒球運動發展的大方向為何?是以中央集權的方式,號令各方企業球團,配合政策,大步跨躍呢?或取雙向溝通,建立共識呢?其實未必都不可行,只要政策面與實務面相互配合,能一以貫之,要恢復往日榮景,也並非難事。

然而,短時間裡要使「國球」一夕之間突飛猛進,也不是一、二天所能辦的到;從現在僅剩四支職業球團,合庫、台電二支業餘成棒的窘境,間接使三級基層棒球的發展,為之怯步,從逐年減少的球隊數,便可得知;想要將台灣推至二十年前的「世界五強」地步,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更何況二十年前的國際棒壇並未開放職業球員參賽,台灣的實力是否真為世界五強,還是個問號。

再對應國內大環境,國際棒球運動發展趨勢,已漸漸傾向以美國大聯盟為軸心的氛圍,中華職棒任何的軟硬體設施,規模實在難以與其相抗衡,隨便一位球星的身價,都足以在台灣養活一支球團,大批國內好手甘冒生活的不適應,前往大聯盟一試身手,不單是我國,日、韓、中南美洲國家比比皆是,實際上來看,這並非有害無益,藉一流的棒球環境,來為我國訓練更多的棒求好手,從觀念、球技,甚至比賽視野的國際觀,絕對是利多於弊。

但要如何在國家需要這批人才時,能夠挺身而出,為國效命,就要看高層單位,如何因利勢導,與球員、球團斡旋,而絕不是像這次經典賽,倉促成軍,選員亂無章法,實力好的選手,處於態度不明的氣氛下,只能抱以觀望的想法,走一步算一步,一旦其中某一位「大咖」球員,表明不願加入中華隊徵召時,必然如骨牌效應,群起效之,直接影響國家代表隊的實力。

這次經典賽成為中華隊最大致命傷的,明顯是戰力整合出現嚴重的瑕疵,連帶旅外球員徵召也深受影響,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也僅能以「世代交替」來粉飾賽前的不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