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走下官場舞台,火速坐上球場看台



台灣官場有句名言:「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卸下肩頭重擔的政務官,有人發願返回校園重執教鞭,有人直言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不過大抵上,眾人嚮往的新生活皆不脫「擁抱最愛」的範疇。日前打包走人的前內政部長余政憲,自然也不能免俗地以行動明志,而熱愛棒球的他,第一志願當然是:立刻把握機會再度上台!上啥台?別想歪,是職棒賽的看台!

 


四月六日在新莊球場舉行的誠泰、興農首位攻防戰,前一天才請辭獲准的余政憲,輕車簡從地隱身在現場三一八七名觀眾裡,眼尖的攝影師哪會放過他,當然猛拍個不停,因三一九事件掛冠求去以示負責的「棒球縣長」,也著實搶走不少特寫鏡頭。


說來也真巧,原先只想看場好球、圖個輕鬆的他,竟看到一場爭議不斷、衝突連連的激烈賽事,由於裁判的判決「疑雲重重」,不僅雙方教練、球員頻頻抗議,看台上的球迷也拋下加油棒表達不滿,這些畫面看在余政憲眼裡,再對照這陣子持續不斷的街頭抗爭事件,想必令他感觸良多吧!


然而,棒球畢竟有別於政治,在規章條文的明確規範下,大家都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在短暫的激情抗議後,兩隊人馬還是保持風度,回到場上繼續拚鬥,而球迷也撿起加油棒,坐下來看完整場比賽。這種「提得起、放得下」的運動家精神,不正是某些政治人物最欠缺的民主素養嗎?備嚐政壇冷暖的余政憲,相信多少會興起這樣的念頭:嗯,走進球場當個單純的球迷,果然比較快活!


只是,在慶幸自己做出正確抉擇的同時,某些邊際效應卻是他不得不接受的宿命!


首先,他真的可以無憂無慮地當個快樂的球迷嗎?至少,「棒球縣長」這個封號就是一道難以掙脫的枷鎖。長久以來,余政憲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有官銜在身的power fan,他對棒球的狂熱雖無庸置疑,但由於真心關照棒球的官員實在太少了,使得體育媒體對余政憲的「厚愛」,不無「過度溢美」之嫌,讓他在「受寵若驚」之餘,也招致不少反彈甚至反撲(去年亞錦賽,公職在身的他想赴札幌一圓加油夢,就引來不少責難)。換言之,這位擁有權力的超級球迷,在棒球事務上的一舉一動,常因樹大招風而遭致更嚴苛的檢驗,說他因棒球而享有媒體正面報導的特權也好,說他的施政有功於棒運也好,這種「褒貶參半,謗亦隨之」的滋味,恐怕不太好受!


澄清湖球場的興建,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對球迷來說,這項余在高雄縣長任內極為重視的政績,最大的意義在於「蓋了一座全台觀眾容量最大的球場」,不但看起球來更賞心悅目,舉辦國際賽也可引以自豪;但在另一群人的眼中,這個啟用後狀況不斷的球場(如最惱人的停電問題甚至失火事件),只是一個大而無當的宣傳看板罷了。也就是說,「棒球」縣長曾善用行政資源,賣力為球迷付出,但在「售後服務」上,卻未善盡棒球「縣長」的職責,也因此,這個頭銜對他是福是禍,真的很難說。


另一個引爆爭議的焦點是,近幾年來叱吒高中棒壇的高苑青棒隊。


眾所周知,數十年前主宰國內學生棒運的北華興、南美和,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聯手壟斷球員市場,這種好手異常集中的失調局面,好不容易在幾年前漸有改善,就在群雄即將並起之際,卻又冒出一個打遍天下幾無敵手的高苑,寧不怪哉!在球隊擁有者余政憲四出覓才納入麾下的積極運作下,這支老店新開的球隊儼然成為學生棒壇的新霸主,甚至被暗批是「資源的掠奪者」,因為它破壞青棒圈的均衡生態。


面對這樣的指控,余政憲這位「擁有權力的名流球迷」,似是百口莫辯。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余政憲主導的高苑青棒隊,對棒壇也並非「只有破壞、沒有建設」。舉個例子來說,若非它把曹錦輝從東海岸請來,在條件較佳的訓練環境下讓小曹成長茁壯,台灣會不會出現第一個登上大聯盟的投手猶未可知;也由於它未曾中斷「到處挖寶並予以集中訓練」的步伐,台灣棒壇這幾年才會冒出一顆顆明日之星,在不虞「好手分散至各隊成王牌投手,致獨木撐大廈遭過度使用」的情況下,洛磯的羅錦龍、藍鳥的鄭錡鴻和中日龍的陳偉殷,才得以相繼向美、日職棒探路,長遠來看,高苑對國內棒運還是有「歪打正著」的貢獻。


可見「棒球縣長」的分寸拿捏,還真需要一番「不下於官場翻滾」的智慧,方能行雲流水,暢快自如。既如此,余政憲為何有勇氣甫卸下烏紗帽就換上棒球帽,往看台上鑽呢?


因為,與其在紛紛擾擾的仕途迭受爭議,不如重返棒球場這個「遠離政爭、無風也無浪、對他最友善」的安全地帶,既能療傷止痛,又可藉加油吶喊,大聲宣洩情緒,加上無官一身輕,不必戰戰兢兢地在看台上充當黨政要員的陪客,可好整以暇地欣賞一場球賽,達到他對媒體所言的「看我最喜歡的棒球,可以放鬆心情」之效果。


再則,從媒體披露他是「衝著誠泰總教練郭泰源的面子而來」,或許可以推斷出這樣的解讀:「沉潛,是東山再起的開始。」怎麼說呢?別忘了,小郭當年自西武引退時,並沒有馬上在國內職棒舞台拋頭露面,而是以那魯灣顧問之名,默默觀察台灣的職棒生態,直到兩聯盟整合成功,才正式躍上檯面,並且一砲而紅,成為誠泰的吸票機。將心比心,這樣的模式何嘗不能套在余政憲身上?更何況他還年輕,如果真的就此退出江湖、不問世事,也未免太消極了點。因此,選擇「與他互動良好,最不具爭議性」的棒球場老巢,洗滌政治上的不順與不快,並藉此沖淡辭職下台的黯然,不失為「以退為進的明智策略」。


畢竟,無論余政憲有沒有官位在身,他的定位永遠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而政治人物最需要的還是媒體的鎂光燈,對體育記者來說,他仍是極具新聞價值的採訪對象(即使失去權力,依然是power fan),只要媒體對他有興趣,就不愁沒有曝光機會,而球場看台正是一個絕佳的宣傳舞台,三不五時把自己「置入」觀眾席,讓攝影師為自己「行銷」一番,倒也是過渡時期的權宜之計。


身為一個高知名度的球迷,余政憲對棒球運動的推廣,無論是熱忱或成績都有目共睹,如今他摘下政務官的光環,球迷們多少會擔心:我們的政府當局會不會少了一根支撐棒運的棟樑?但從他「回球場再出發」做請辭獲准後的第一站來看,這個球癡不但沒有背離棒球,反而更有時間與空間去親近這項國人最喜愛的運動(據說他還計畫親赴雅典為國家隊加油),若在耳濡目染下,頓悟不少啟發,他日再起時將之轉化為棒運改革的動力,不也是球迷之福?


所以,下次去看球時,如果發現余政憲就坐在身邊,不妨和他聊幾句棒球經,順便為他加加油、打打氣,因為這個超級球迷的未來動向,極可能與棒運的發展方向「不斷產生交集」,你的一句話,或將是台灣棒壇「飛不停」的能量泉源!


本文原載於Taiwan News 2004.4.15~4.28第129期(鄭浩/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