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最後一位單季四成打擊率的「四割男」泰德威廉斯,職棒生涯最後一場比賽的最後一個打席,戲劇性地擊出了一支「再見」全壘打,當全場觀眾激情呼喊他的名字,希望他英雄式地走出休息室,向大家揮手道別時,這位打擊之神卻說什麼也不肯出場向球迷答謝,就這樣在眾人遺憾聲中,默默結束了璀璨的職棒生涯。

 


賽後,一位作家為這段史實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注解:「上帝是不會給人回信的」。


聖經創世記開宗明義第一句話:「起初神創造天地」,明確揭示出在西方文化中,神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而其歷史演進的軌跡也是先神權後君權而後民權,就連走入人群的耶穌基督,也是上帝的獨生子「道成肉身」,為了救贖天下蒼生而來。因此人們在教會裡崇拜上帝時,是抱著一顆全然敬畏的心,在十字架下仰望天國裡的神,與救世主保持「遙不可及的距離」,但求「從禱告中祈福許願」。


但在台灣,宗教信仰的民俗模式卻和西方文明的典章「儀式」大異其趣。撇開境外傳入的佛教不論,在傳統民間文化中,絕大多數的神都是由人蛻變而成,既然神曾經是與你我無異的凡人,因此與升斗小民間的距離顯然拉近了許多,君不見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遶境,信徒們匍匐在神轎底下,冀望從他們背脊上擦身而過的媽祖金身,為自己帶來福氣平安,就是神與人近身接觸的最佳寫照。


對照過東西方宗教神格的差異後,這次籃球之神喬丹過境台灣,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當然,我們不認同媒體在大幅報導中隱約引發的「造神運動」,也對耐吉台灣分公司事前的誇大包裝與事後的傲慢態度不以為然,但是對受傷最深的球迷,還是不得不提出一點逆耳忠言。


首先,視喬丹如神乃人之常情,因為透過聲光媒體無遠弗屆的強力傳播,他那超越人類極限的非凡球技,不得不令人將他與無所不能的神結合在一起;但是,如果想用擁抱媽祖的熱情,試圖縮短甚至消滅這位西方神祇與人們之間的距離,只怕過於浪漫而不切實際了點。畢竟喬丹的球迷會不等同於一般偶像的歌友會,如果你真的以為他是神,就請你拿出職業運動球迷必備的國際觀,忘掉台灣膜拜神明的方式,把他放在西方之神的位階上,好好地和他保持距離,如此方能賓主盡歡、好聚好散。


或許有人會問:「什麼叫國際觀?台灣的運動明星,不都是排個隊就可以要到簽名甚至合照了嗎?」其實,這正暴露了台灣職業運動淺碟化的一面。沒錯,球星是應該適度展現親和力,但放鬆不是放縱,隨和不等於隨便,在國外,職業球員何時該笑臉迎人大方簽名,何時該與球迷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可是有一定規範的。或許正因為宗教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國內球星與球迷間的界限才會如此模糊,也難怪喬丹這次的快閃風暴,想「比照辦理」的球迷會更加火冒三丈了。


現在,你應該知道為什麼旅美好手陳金鋒會與貼身媒體發生摩擦了吧!歷經數年美國職業運動文化洗禮的他,對與球迷間的互動猶如此擇善固執,更何況是舉世推崇、見證過無數大風大浪的籃壇瑰寶喬丹?別忘了他在大陸露面時間雖比台灣長,卻也曾因為球迷秩序過於擁擠紊亂,而取消了首度在北京球迷面前亮相的活動!


喬丹走了,快閃事件在「耐吉高層向消費者鞠躬、退貨補償加認養球場」後也漸趨平息,但是七百位陷身局內與冷眼旁觀的無數局外球迷呢?大家從這次不愉快的經驗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


建構獨立而具有主體意識的球迷文化,此其時矣!首先,要認清自己的真實身分與對待偶像的方式,你可以選擇當一個理性的球迷,坐在家裡欣賞運動明星在球場上的風采,廣泛閱讀媒體的分析報導即心滿意足,不一定非見到球員本尊不可;你也可以選擇當一個感性的球迷,走進球場或球迷會現場,讓電視裡的萬人迷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親身體驗球星的過人身手與迷人風範。


當然,凡事過與不及皆不足取,因而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適度而勻稱的平衡,自有其必要性。就拿這次喬丹台灣行來說吧!當他還沒在舞台上現身時,你盡可以想像他在球場上出神入化的身影,告訴自己這個神即將降臨;而當他真正現身時,你是否可以轉換個心情,咀嚼「上帝是不會給人回信的」這句話,用西方景仰的態度取代台灣貼身的角度,或許就能稍減幾分不悅與不平了。


看看隔鄰的日本:為什麼所向披靡的喬丹在當地激不起太多漣漪?其國內籃運不獲桃太郎青睞固是要因,但深植在全民心中強烈的球迷主體性格,驅使他們能夠判斷自己要的是什麼、該追逐的又是什麼、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追逐,這種文化上的隱性因子,恐怕才是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真正動力吧!


喬丹是神,因為他在球場上超凡入聖;喬丹不是神,因為卸下戰袍後,他只是個推銷運動商品的超級業務員。而球迷呢?如能經由這次的挫折而頓悟成長,相信未來面對接踵而至的體壇巨星時,必能心領「神」會、老「神」在在!


本文原載於印刻 2004.7.5第11期(鄭浩/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