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等了又等,二○○四年雅典奧運終於揭幕,備受國人矚目的棒球項目也於八月十五日正式開戰,睽違十二年、萬眾期待的首戰,中華隊以零比七慘敗給加拿大,貧瘠的打擊和脆弱的守備是最為人嚴辭討伐之處,雖然第二天旋即以三比零勝澳洲開封首勝,但綜觀中華隊在預賽前兩場的表現,讓人不忍卒睹的恐怕還有「跑壘」這一項。

 


還記得中加之戰游擊手鄭兆行首開紀錄的左外野平飛安打嗎?小白球在邊線附近刁鑽落地,看起來很有機會形成一支二壘安打,沒想到一陣塵土揚起,釘鞋與手套短兵相接的結果,換來的是二壘審右臂一揮,打者在二壘前被觸殺出局。更令人扼腕的是,後來兩度搶攻本壘,中華隊跑者都硬是魂斷捕手手套下,以致最終抱蛋而歸。


難道中華隊腳程太慢?別忘了,這幾場比賽下來,中華隊執行盜壘戰術的成果豐碩,顯見教練團對這批奧運國手的速度有一定的信賴程度,而上述的跑壘情況,雖不能完全否定與速度的關聯性,但其實更該關注的是隱藏在背後的問題。


台灣在培訓球員方面,向來重打輕守,至於跑壘,則是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一環。投手和打者是一般人用來評估戰力的指標,受制於訓練方式和環境,我們投野的養成或許跟國外有一段明顯的差距,以致於實力出現落差,且短時間內無法迅速改善,相形之下,跑壘觀念容易學習、修正多了。


棒球與其他球類項目的相異點不少,其中之一便是在「得分」的方法上。一般球類運動的得分是「SCORE」,惟獨棒壘球叫「RUN」,意即其分數是由人「跑」回來的,而不是靠抱球達陣或持球上籃,因此跑者既是棒球的得分之鑰,跑壘的觀念自然重要。台灣球員搶壘積極性不夠,為人詬病已久,跑壘時一個念頭,往往影響到能否多推進一個壘包、多靠近得分大門一步,能不小心謹慎嗎?


此外,得分除了靠跑者本身的速度,還需要跑壘指導員的輔助,尤其是當跑者由二壘跑向三壘和本壘時,正是背對著守備球員,三壘指導員的重要性自不言可喻。然而此次擔當中華隊三壘指導教練的林易增,在國內是兄弟象隊的總教練,一整個球季有九九%的時間是待在休息室裡指揮調度,因此對於輔助跑者判斷進壘與否的重責大任,林易增自己也很擔心,還曾表示想讓賢給李來發。他在中華職棒停賽前曾上三壘指導區模擬演練,結果立見凸槌,看在球迷眼裡真是冷汗直流。中華隊總教練徐生明堅持起用「菜鳥」擔此重任,未免也太過大膽。


中華隊在跑壘上頻頻出現差錯,當然也跟對方的守備脫不了關係。國內外野手的臂力和準度常令人搖頭嘆氣,守備方既然無法施壓,跑壘者自然輕鬆寫意。國內職棒球員長期以來習慣了自家外野手的「承讓」,到了國際比賽怎能不小看了對手?是以,有了前幾場的教訓,中華隊未來面對防守水準迥異的對手時,謹守必要的「積極」和適時的「尊敬」兩大原則,才是避免無謂犧牲的上上之策。


本文原載於新台灣 2004.8.21~8.27第439期(李依蓉/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