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CPBL舉行球團領隊會議,會中決定改變明年洋將使用辦法,由原來的每隊登錄三人,改為註冊四人,但註冊的四人可不受登錄次數限制,輪流上場。事後媒體及網路上一片撻伐之聲,認為是專為缺乏本土投手的某隊所設立的解套條款,如此將壓縮到本土球員上場空間,等於讓國內職棒開倒車,回到職棒早期洋將充斥的時代!

但他們實在多慮了!開放到四個洋將不但正確,再多加一個其實會更好!

回想職棒前七年,我們不一直都是使用五個洋將嗎?真的有壓縮到本土球員上場表現的空間嗎?中華職棒最強盛的時期就是在職棒五年到七年之間,那時聘請到的優秀洋將多如過江之鯽,但當年的本土選手中,不僅有投手四大天王,重砲手更是眾星雲集,林仲秋、羅世幸、廖敏雄、陳政賢等人均表現出毫不遜於洋將的Power。為什麼?道理很簡單,這批洋將不論投打,都引進將高水準的技術,刺激了本土球員的急速成長,因為有好的投手才能刺激打者成長,有好的強棒也才能磨練出更好的投手!

尤其處於棒球國際化潮流席捲全球的現今,更不該逆向縮小洋將編制!看看國外職棒的發展,已經是個小型聯合國的大聯盟姑且不論,棒球實力高於我們的日本和南韓,洋將政策都比我們還寬鬆,日本甚至逐年開放,過去十年間,我們看到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好手遠渡重洋,成功站穩大聯盟!他們有壓縮到本土球員的成長空間嗎?反觀技術不如人的我們,憑什麼故步自封關起門來自己玩?而某球團之前放話明年將以全隊本土化為目標,更是天大的笑話!

洋將除了可再開放到五人以外,薪資上限解禁也是重要的一環!當年許多優秀的洋將如王漢、巴比諾等人,個個都是月薪美金一萬元以上等級的「大咖」,但目前在CPBL球團的「默契」下,各隊最多只能請8000美元左右的「次級」好手,球賽精采度怎能提升?CPBL雖無明文規定洋將薪資,但沒有球隊敢造次,因為「默契」為CPBL最高憲法,任何人事物與「默契」抵觸者無效!因此近年來職棒水準停滯不前,與洋將政策的縮編有著絕對的關係!

而事實上8000美元也只是表面上的共識,私底下各隊「暗盤」不斷,破壞行情,倒還不如乾脆一次全部開放算了,要花多少錢請什麼等級的洋將,請各隊各憑本事!千萬別替無法花大錢的球隊設想,職業球隊在能力範圍內,本來就有義務提供最精采的球賽,在合理的遊戲規則下來找尋最好的球員;更別濫用「公平」二字!因為部分小鼻子小眼睛的球團,為求獲利,不惜縮衣節食來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造成比賽品質低落,那對球迷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由此而觀,不如乾脆恢復成職棒早期的洋將規則:登錄五人,最多上場三人。至於投手與野手之間的比例,則無須多作限制,因為不管是登錄四個還是五個,反正一場最多只能上三個,清一色的純投手或純野手不見得佔得了便宜,各隊自然會針對弱點補強,找出最適合的陣容!

在職棒國際化趨勢已不可擋的廿一世紀,依賴洋將甚深的CPBL,實在沒理由走回頭路,當未來洋將各個都是時速150公里、一年30支紅不讓的好手時,台灣職棒自然也會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了!

本文原載於TaiwanNews 2004.12.16~12.29第164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