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我就要搬家了,正在考慮要不要趁這個時候把電視機給扔了的當兒,職棒轉播權爭議適巧浮上檯面,瞬間澆熄我的念頭,一種莫名所以的錯亂感也在此刻蜂湧襲來,牽扯出以下幾個迷思:運動迷怎可能沒電視?不看電視的運動迷,連最廉價的「隔空觀戰」票券都放棄了,如何書寫運動事件?守著電視欣賞球賽的不在場快感,究有幾分真實?電視是為誰服務?它有沒有自己的主客場?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哪裡?主播的麥克風還是球評的腦袋?有誰會關心這麼無厘頭的問題?緯來、年代、ESPN或以上皆非?揭露問題的真相,能否化解聯盟與牛隊大妥協後的心結,讓全民最渴盼的大和解神話繼續延年益壽自我催眠下去?若釋疑的過程能排除權鬥沙盤的推演、利益衝突的剖析和契約規章的解讀等政治、經濟和法律層面的探索,能否讓話題跳脫硬梆梆的官式窠臼,變得更有趣?


套招似形同訟狀般條理分明的論述文章,可能沒有想過「全台容量最大的球場絕不在澄清湖畔,而是電視直播市場」,只可惜那數百萬隻眼珠並不具備所謂的主場優勢,因為球賽觀看(Monitor)權是掌握在攝影師手裡,他們根據導播的指令或自身的觀察,不斷切換鏡頭,對球賽進行一系列的「肢解動作」,提供「超越視覺經驗的專業視角」給所有不在場的人,其制式化的普世價值就像支配性十足的MS Office套裝軟體般,主宰整個閱聽大眾。


電視轉播廣為人所熟悉、信任甚至依賴的第一個霸權動作是,「建構」標準化規格的流灠視窗,譬如說,將主鏡頭固定在「從投手的背影望過去的本壘板動/靜態」,讓「投捕打及裁判」四位一體的共構畫面,串連整場比賽的起承轉合,使其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與文法的基調「動詞變化」無異。


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第二個動詞是「選擇」:它想給大家看什麼,咱就得看什麼,即使窩在看台上擁吻的情侶球迷跟球賽本身沒啥關係,若不巧被攝影師逮到了,大家也要跟著被迫集體狗仔幾秒鐘。當我們享受橫臥沙發吹冷氣看直播的「特權」時,我們在觀眾席上東張西望的自由也被剝奪了,因為賞球的主動權已移交給「付出高額權利金,代位執行觀看任務」的電視台。


在「選擇」的同時,第三個動詞「切割」已悄然展開,球迷在現場「愛怎麼看就怎麼看,想怎麼看就怎麼看,該怎麼看就怎麼看」的球賽單一場景,也在電視霸權強勢介入後,被拆卸成音/畫兩個部位,前者包括主播插科打諢的廢話和球評絮絮叨叨的贅語(與現場敲鑼打鼓的加油聲浪大異其趣);後者則將球賽的「獨立面貌」分解成內野的、外野的、休息室的、觀眾席的等好幾塊「活動面板」,並間歇性地隨心所欲「插入」廣告(與球賽全然無關的異物,純粹利益導向的安置),至此,電視轉播的第四個霸權動作「分裂」終於發威!


再精準再實用的程式語言也難免有Bug,電視轉播亦然,建構、選擇與切割這三個動詞,皆繞著球賽兜圈子,均蘊含秩序重組的建設性意義,值得大家被動接/忍受;時態變化最難捉摸的第四個動詞分裂則不然,它是恣意扭曲的破壞性示範,如同Bug般,常會讓人不太舒服,這還不打緊,更令人不安的是,不時濫用第五個動詞Delay的老法統本土分裂主義者,居然跟跑堂圍事的境外分裂主義者鬧僵了,還差點把自己最忠實的老客戶給分裂掉,真是悲壯極了!


我決定,搬家時要換台新電視,繼續坐看這場「永遠在/再分裂」的分裂大戰。


本文原載於2005.2.25 中國時報(李祖杰/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