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仔受傷隔天,其母校北體某研究團隊,透過「蒐集優秀選手的唾液做基因鑑定,找出運動天才的基因類型」之傳聞亦不逕而走,相關報導甚至指出,未來只要針對未來的主人翁採驗20CC口水,即可預知被篩檢過的孩童有無潛力蛻變成「王建民第二」,此學術論證著實令人不寒而慄。



自1859年達爾文石破天驚的「物種起源論」提出物競天擇說後,人類演化史觀即遭全盤顛覆,科學凌駕上帝超越神學,漸成普世價值之一,而人類既非神所製造,科技理性即與民權思想並轡疾馳,連袂改變世界面貌,俗眾物質生活水平遂因此提高,科學躍為人類的「信仰」新寵後,也順勢掌握更多「專業權力」,凡事只要有科學佐證背書,說服力與正當性便應運而生,可無遠弗屆無限上綱至虛無飄緲的人類理性框架之極致。



譬如,現代生物科技蓬勃發展後,人類即企圖從基因圖譜的解碼工程中,尋求遺傳病因子的剋制之道,因此舉被認定為「似乎是破解先天性疾病的終極利器」。而回顧過去一百多年,進化論亦曾被野心政客誤用在帝國主義的擴張及種族主義的屠殺上,除引爆兩次世界大戰,更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國族悲劇。再者,因生化技術精進,晚近的複製生物、基改食品及代理孕母等所衍生的「科學倫理」爭議,也在在衝擊人類社會的傳統秩序,孰是孰非更是言人人殊,各方菁英熾烈論戰,看法卻高度衝突。



以北體的用心來說,其為台灣體壇盡力固值得肯定,但台灣向來不重視運動,基於此不爭的事實當前提,吾人可以合理懷疑「台灣有多少選手夠格稱世界頂尖?北體的樣本數是否多到足以構成假說要件?」,試以王建民為例,若他留在台灣打拚,還會是今日的「台灣之光」嗎?亦即,先天的基因「優勢」和後天的訓練環境,到底哪個才是決定表現好壞的最關鍵因素?個人興趣、心智強度與成就動機等內在非生物性因素,重要性又有幾分?上述這些猶待答覆的簡單問題,似明示著「此實證路線的信度及效度,恐不如外界想像中那般高檔」。



更危險的是,若未來的基因檢測真可賴以「批命」(從小看大,算出孩子的將來),且大家均走偏鋒,視此為胎教祕笈,當做育兒聖經來膜拜,那台灣會變得多可怕!在小孩尚未有能力去思考且決定自身命運前,爸媽、社會和國家即已幫他們規劃好,強迫小朋友服從,依樣畫葫蘆照做不誤,不是比某些父母不問子女意願,就逼小孩學琴習舞等更糟嗎?親權的行使直如變相的獨裁,不是集體「虐童」是啥?



更何況,體育在台灣是教育的一部份,而教育是國家的權力,政府可透過教育控制人民,若「基因等同血統,血統等同民族」的國力基礎邏輯被胡亂推演至「體育表現等同國族能力之展現」的層次,被發掘出「具優秀運動基因」的小孩,極可能遭濫權的國家予以工具化,硬被逼著去從事體育「為國爭光」,以提高蕞爾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則冷戰時期蘇聯等東歐共產集團的「無人性機械似金牌運動員」或將重唱歷史悲歌。



吾人相信「科學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被有心人士擴大應用後,可能產生嚴重傷害,所以北體在發佈研究心得的同時,實應加註必要的但書或警語,讓社會大眾充分了解其運用限制,俾學術成果更經得起道德挑戰。當然,北體的發聲可以獲得媒體的青睞,也證明王的出頭已稍稍改變社會對運動員的刻板思維,致「王建民第二」的詞彙能以醒目的標題佔據不小的版面,而類似的「建仔典範」只怕會愈來愈多,球迷可能有得瞧了。



本文原載於聯合報 2007.4.1(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此為完整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