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11/2/16
經常觀看棒球比賽的球迷應該聽過打擊中有所謂的拉打和推打,或者是Inside Out和Outside In。對大多數的球迷而言,要判斷何者為Inside Out或打者的揮棒動作哪邊有問題,的確是有一些困難,但是打擊出去後,是往左外野還是右外野、是滾地球還是高飛球或平飛球,都是能簡單判斷的。之前曾有記者問Alex Rodriguez打擊的技巧時,他只說「Hit the ball hard into the middle.」(將球用力打向球場中間)。姑且不論A-Rod的說法是否正確,但要將球打進界內才有機會形成安打是理所當然之事。

 

揮棒動作很複雜,所以容易產生許多錯誤的姿勢。像Late Swing就是中職選手時常犯的毛病。主要因素是中職多數的教練太重視打擊率,又很不喜歡選手被三振,而影響打擊率的是選手Contact的能力,選手怕被三振,只好想辦法去碰到球,就算只碰成內野小飛球或是軟弱的滾地球也好。而如果想要去碰球,揮棒的啟動時機就會比較晚,自然就形成Late Swing。這樣的缺點是面對內角速球比較容易被擠壓到,或是容易跟不上較快的速球。曾經帶過中華隊的外籍教練Mickey Brantley就有提到這點。事實上反向攻擊和拉打最好的方式就是用Full Swing,差別只在球棒接觸球的瞬間,接觸面的角度而已。

 

基本上要統計每一位打者用何種方式打擊、結果如何,是有難度的,但是如果只是想了解打者將球打向右外野和左外野的差異卻是較容易的,這也是我在此想研究的主題。

 

首先在中華職棒的官方網站中的選手個人資料的落點分析中,將選手擊出去的球分成高飛球(FB)、平飛球(LD)、滾地球(GB)、安打(H)、非安打(Out),然後用六直線將球場分成七個區域(左、左中、中、右中、右和兩邊界外),接著再用兩條曲線分隔出內野和外野及全壘打牆外。利用這些區隔方式,將中華職棒近三年來的選手數據,分成左打者和右打者兩種來分析。

 

 

 

 

由這些數據可知,右打者「推打」成右外野方向的飛球比率大於「拉打」向左外野的飛球,相反的,左打者推成左外野的比率也大於右外野,這也和Late Swing的揮棒動作會造成類似的效果。

 

 

 

 

在此可以觀察到,很明顯的,右打者拉打到左外野的飛球,比較容易形成安打,相同左打者拉打向右外野也比較容易形成安打。這就引起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拉打比較容易形成安打,但中職的選手卻比較喜歡推打。

 

相同的,右打者拉打時出左外野的飛球時,形成全壘打的機率將近30%,而左打者在右外野也有將近20%的飛球可以飛出全壘打牆,很明顯和反方向攻擊差很多。至於中外野因為全壘打牆較遠,自然不容易形成全壘打。

 

 

 

 

平飛球相較之下就比較看不出個端倪。

 

事實上說了這麼多數據,並不是要求打者一定要每球都強力拉打,但是如果不管內角球還是外角球都只想玩推推樂的話,那很明顯的,對成績是不會有太好的幫助的。

 

以張泰山生涯為例:

 

 

 

 

以彭政閔生涯為例:

 

 

 

 

以泰山而言,他的飛球落點和中職的一般選手差異不大,主要的差別是在飛球形成全壘打的比例大於聯盟平均,這也是他長打能力的展現,不過恰恰(彭政閔)就比較特殊,他在右外野飛球的比例明顯較高,以追求全壘打而言的話是很不利的,但是只是想要高安打率的話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中華職棒聯盟官方網站
[2] http://www.hardballtimes.com/main/article/confessions-of-a-dips-aposta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