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你父親送你的第一個禮物是什麼嗎?在美國,幾乎所有小男孩都會填上相同的答案:棒球手套。而在自家後院與老爸玩傳接球遊戲,則是成長歷程中必經的啟蒙運動,然後父子倆帶著這只手套到球場去看場大聯盟的比賽,在新奇而熱鬧的氣氛中,攜手完成小男孩的棒球成年禮。

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棒球父子檔」的孕育繁衍,遂成為美國社會裡一種獨特卻普遍的生態。看過威廉波特少棒賽的人應該記憶猶新:總教練的寶貝兒子,經常是球隊裡的王牌投手;而在大聯盟,父子兩代先後在職棒戰場上發光發熱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當今舊金山巨人隊的總教練與當家第四棒,就是一對虎父無犬子的父子拍檔。所謂「克紹箕裘」,在競爭激烈的棒球場上猶能不斷印證,足見棒球文化之於美國,已如傳家寶典般根深柢固了。

把鏡頭拉回台灣。五月二十五日牛鯨之戰,興農新兵余賢明擊出職棒生涯第一支安打,而且這支安打還是這場比賽的勝利打點,賽後的他依然難掩興奮:「都是我爸爸的功勞!」原來,在走上打擊區前,余賢明先舉起棒子祈禱,希望老爸的在天之靈保佑他擊出安打,沒想到父子倆真的「合力」辦到了!

余賢明的父親是誰?我們再把鏡頭拉回三十七年前的台灣。那年,一支來自台東鄉下的紅葉少棒隊,以七比○擊敗來訪的日本傳統勁旅和歌山隊,從此開啟台灣棒球的發展視窗,卻也在一篇篇近乎神話的傳奇中,揭露了許多不堪回首的瘡疤。

到過紅葉少棒紀念館的人,一定見過紅葉國小校園裡那棵綁著舊輪胎的老樹,當年他們就是用這種克難的方式練習打擊,隨之而來的「以木為棒、以石為球」的童話傳說,不論是真是假,在那個處境艱困的時空環境下,全部成了當局教化民眾的宣傳樣板,雖然這個美麗的神話造就了棒球在台灣的神聖地位,卻也牽扯出紅葉隊陣中其實充斥著超齡與冒名頂替者的史實,為這段回憶塗上幾許污點。

然而,最令人難過的是,這群在台灣棒球史上立下汗馬功勞的原住民小孩,在「紅葉」兩個字成為眾人膜拜的圖騰後,並沒有打鐵趁熱地在球場上大展鴻圖,反而在棒球重心逐漸西移後,日漸被人遺忘,除了極少數幾個人謀得安定工作外,不是窮困潦倒就是晚景淒涼,甚至帶著病痛抑鬱而終。「紅葉」精神雖貴為台灣的驕傲,卻是他們不願提起的沉重往事。

余宏開,余賢明的父親,就是紅葉隊的一員。和隊友們比起來,他算是際遇相當不錯的「福將」,不但沒有中斷棒球生涯,而且還成為遠征威廉波特凱旋而歸的金龍少棒隊員,並升入棒球名門華興中學,幸運地享受到三級棒球的掌聲。只可惜,他還是沒能逃過英年早逝的宿命。

如今,他的兒子挺身接下自己的手套,以「少棒英雄第二代」的身分,光榮地穿上「職棒選手」的戰袍,其象徵意義遠非「薪火相傳」所能比擬,尤其可貴的是:這對父子身體裡流動的紅葉熱血,終於在職棒場上奔騰翻滾,將台灣現代棒球史的源頭與職棒殿堂的血脈,巧妙地聯結了起來!

當然,我們不知道余氏父子是否曾在台東老家玩過傳接球的遊戲,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倆已經為台灣樹立了「棒球父子檔」的里程碑,放眼現今職棒圈,從林易增、李居明到羅敏卿等等,不少教練及球員的第二代,都已經跟隨父親的腳步踏入棒球場,在生活條件大為提升的環境下,不久的將來,勢必會誕生台灣第一對「職棒父子檔」。

或許有人會問:託球星老爸之福,棒球之路應該會比一般人來得順遂吧!這句話套在剛出道的棒球第二代身上,可能真有庇蔭之效,但棒球場畢竟是「適者生存」的世界,職棒圈更是只看實力不論人情的殺戮戰場,即使是日本人最尊敬的棒球先生長島茂雄,他的兒子長島一茂也因沒有過人的本事,照樣淪為職棒場上的過眼雲煙!

再把鏡頭對準余賢明。說他幸運嘛,進入人力一向精簡的興農牛隊,且被視為「即戰力」選手,出頭的機會自然不小,但是以他豐富的國手資歷而言,本身的實力應該也毋庸置疑。這陣子的他,頭上或許還頂著老爸的光環,但日子一久,大家的注意力遲早會移轉到他在球場上的演出,如果沒有兩把刷子,這個光環立刻就會消失無蹤。換句話說,第一支安打還可以求助於老爸,至於以後的造化,就全靠自己了!

無論如何,職棒歷經十六年征戰之後,我們終於見到第一代紅葉小將的傳奇樂章,透過父子血脈傳承的真實經驗,鮮活地譜出悅耳的二部曲,也看到原住民朋友們藉著「棒球」這扇希望之窗,為自己找到了大顯身手的天空。然而,緬懷起紅葉精神背後的辛酸與淒楚,又不禁在欣慰中夾雜幾許感傷!

希望有一天,當職棒父子檔終於在台灣現身時,表現傑出的兒子不必再透過禱告才能與父親溝通,而是立刻把榮耀歸給坐在場邊微笑觀戰的老爸,讓全場觀眾與全國球迷,在感人而不感傷的溫馨氣氛中,親眼見證一只只棒球手套串聯而成的父子之情!

本文原載於新台灣 2005.6.11~6.17第481期(鄭浩/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