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月初,洋基隊替剛簽下的中國棒球選手召開記者會。其實,「招募中國球員」只是洋基落實其今年初與大陸棒協簽訂的合作中眾多項目之一,這兩名選手仍受對岸棒協管轄,並不同於一般台灣球迷所認知:「年輕無合約的世界各國潛力新秀被大聯盟海外球探看上,然後被某隊『買』走(如王建民)」,也因此這事值得被深度探討。

先說洋基,身為「世界最高水準、最大棒球經濟體」美國職棒中的領導者,他沒有因為擁有當今市場最高佔有率就裹足不前,仍持續全球化,試圖去吃下那十三億人口未來所「可能」衍生出的高商業利益。這行動更可藉此被回頭印證,洋基之所以成為大聯盟大哥大,並非浪得虛名。

或許有人認為是「姚明效應」,才使得美國其他運動紛紛「前進中國」,然而,「姚明熱」能燒遍中原,是因為對岸本身早就有籃球觀賞市場,配上姚明好表現,才產生出龐大商業收益。姚明並非首位打美國職籃的大陸人,過去也有失敗例子。反之,對岸目前並無棒球收視群,水手隊也早在數年前曾私下簽大陸球員(不同於這次洋基先與中國棒協合作),結果無疾而終之後,洋基現在這樣做,就不只是單純地想快速複製「姚明」,而是前瞻於未來,替以後的洋基佈局。

有趣的是在洋基與中國的合作當中,他完全清楚台海的政治衝突。實際上,洋基和美職是不理會「奧會模式」,在他們的官方資料上,王建民來自「台灣」,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也常被放在他大頭照的旁邊。

但是,這次洋基很「政治正確」,技巧地迴避了敏感問題。如洋基管理階層去大陸洽談時,就稱建仔來自「Chinese Taipei」,也不干涉中國官方與媒體要翻譯成「中國台北」。事後,台灣與美國記者詢問怎麼不用過去慣例的「Taiwan」,總經理凱許曼(Brain Cashman)瀟灑地表示:「當時在中國,尊重中國認知,入境隨俗,並不代表洋基的政治立場。」好一個聰明的回答!洋基想合作,所以不碰中國在意之處,但也不刻意奉承,自貶身價,並且仍尊重台灣與美國的觀感。

接著是另一要角「中國棒球」,它會否如某些媒體所言的「未來將崛起」,或是至少大聯盟市場將可擴展到大陸?這在可預見的未來其實是不太可能!雖然讚賞洋基全球化的腳步,但是除非有特殊狀況,在近二十年內,對岸棒球仍不會成為強權,大聯盟想賣轉播權到中國,還是無利可圖。因為,神州當下並無棒球的土壤,棒球也是個難以速成的複雜運動,同時其他運動早分食這塊大餅。這可簡單地從台灣的王建民效應看出,即是若無台灣本身深厚的棒球基礎,不會有建仔的出生(就算有這個人出現,他可能會去打籃球),就算歷史突變,莫名有王建民如此人才出現,但無台灣廣大棒球迷,熱潮也起不來。

至於無法不被捲入的王建民,對於此事表示。「不談政治,棒球歸棒球,他願在球技上與大陸選手切磋」。明明就是因為政治問題才被訪問,可是這答覆卻和總經理一樣高段,一樣地有智慧,看來長期在世界頂尖舞台中生存,王建民已經成長。

總之,這事並非現在進行式,各高手也漂亮地虛晃幾招,失態的大概只剩台灣某些媒體,不是自大地認為這是建仔效應的擴散(就算並非全球化,中國熱的理由還比較有道理),就是自己沒信心,擔心台灣之光被遮蔽。看來在王建民持續發熱之際,部分台灣媒體離他越來越遠了,那麼近來每當建仔又勝投,媒體盡是些了無新意的報導,也就不令人意外。

本文原載於TaiwanNews 2007.7.10第298期(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