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7/22(陳建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從一九九二年的巴塞隆納奧運,一路看到這次即將出征的二OO八年北京奧運,這十六年裡的中華隊,起起伏伏、高高低低。身為球迷的我,跟著笑、跟著哭,看盡許多對勝利的吹捧,以及對失敗的檢討分析。這次北京奧運的結果仍是未知,但與其在失敗後才看到馬後炮式的檢討,不如就把歷年來中華隊的戰敗分析,整理成下列的賽前提醒與叮嚀。

守備
在任何運動、任何比賽裡,要贏,必得要有好的守備。守備是勝利的基本鐵則,特別是在奧運這種短期盃賽,一個失誤,可能會讓士氣崩盤,造成一個失分大局,導致輸掉比賽。如果是一般季賽,下一場再來;如果是總冠軍賽,明年再來;如果是之後可能不再辦的奧運棒球賽,那將是一輩子的遺憾。

八O年代及九O年代的中華隊,曾因失誤而輸掉關鍵比賽的過往,我就不提了。這次北京奧運,守備優異穩定的胡金龍、陳鏞基,因為受傷而無法加入中華隊,又讓不少人擔心起中華隊的守備能力。

的確,一個美技守備,不僅僅是一個出局數,還可以輕易瓦解對方的攻擊氣勢。但守備就是紮實的基本動作,把每個接傳球都確實處理好,拿下該有的出局數,讓投手能安心投球,這樣也就足夠了。所以,要請中華隊的野手們,專注於場上的狀況,確實把球牢牢接住後,再來做下一個動作。切勿分心或急燥。

牛棚戰力
這大概是近十年來,中華隊的痛點之一。過去,中華隊在國際賽事如有好表現,隊上一定有個一夫當關的超級王牌投手。從八O年代的郭泰源、黃平洋,九O年代的郭李建夫,到二OOO年以後的張誌家、陽建福。每個都是擔任關鍵賽事的先發工作,並常完投九局取勝,無需牛棚後援。

而台灣的職棒,對於投手分工的觀念從不曾落實。或許是投手人數不足,也或許是投手水準落差大,常見到先發兼後援;中繼、後援投得好的,可能下禮拜就改先發。這樣的環境,導致無法產生專攻中繼、後援的可靠投手,更別說是王牌終結者。這導致每次中華隊,都得以先發投手充後援。若角色轉換不順,或中繼的穩定度不如平時先發的水準,常會出現讓球迷捶心肝的戰局逆轉或一潟千里的局面。

這次中華隊選入的投手,除了羅嘉仁和曹錦輝,其他多還是各隊的先發投手,這或許也是不得已吧。但無論如何,分配到牛棚工作的投手,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及上場狀況。若是領先,請一球一球守住;若是落後,也請止住失分以待反擊,或節省牛棚戰力,為下一場比賽做準備。總之,請展現出牛棚應有的價值。

打擊

近年來的中華隊,總被嫌為「貧打」,只靠陳金鋒撐住場面。這或許是台灣職棒的打者,較少面對各類型強力投手的試煉,加上各國的情蒐功課做得足,就可能壓制住中華隊的打線。但中華隊的打者也可以針對各國投手做情蒐功課,知己知彼也能增加臨場的信心。

不過,打者一站上打擊區,就回歸基本面。仔細且耐心地選球,以增加上壘的機會;若是遇著投手的失投球,更是要不客氣地揮擊。對於教練下達的各種推進戰術,也請確實執行。如果站上壘包,更要大膽謹慎,千萬別看錯暗號。

如行有餘力,也可請棒協針對奧運的裁判做一下情蒐,瞭解一下各個裁判喜好的好球帶。心裡有譜,就不易受主審好壞球判決的影響,更能專心地面對投手。

先發投手

先發投手向來不算是中華隊的弱點。能投先發,通常是隊上狀況最好的投手。而且已提早知道對手是哪一隊,更可專注分析該隊所有的情蒐資料,並與捕手做充分討論。因此,幾乎沒有一上場就崩盤的狀況。但也不能說先發投手就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先發投手的任務既然早已確定,更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況,上場就要投出氣勢和自信。不必強求三振,能讓對手出局即可。盡量拉長投球局數,以保護牛棚戰力。要牽制著壘上跑者,以分擔捕手阻殺的壓力。面對主審的好壞球判決,絕不可以輕易動氣。一球一球投,別亂了自己的節奏。

最後
,要請中華隊注意的事。

如果教練相信你,球迷也就相信你,請你也要相信你自己。不要怕輸球,一定要想贏球。只有想贏,才有可能會贏。天底下,只有不去做的事,絕對沒有不可能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nhittables 的頭像
    unhittables

    ◆邊邊角角棒球論壇◆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