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1032期2006/12/13(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由於距離刊出日期已將近兩年,有時效性的問題,這點還請讀者見諒。
長達廿八年的歲月,民生報終究不敵大環境的殘酷競爭,在十一月三十日突然無預警地畫下句點,讓長期支持的讀者們一陣錯愕,尤其是像我這樣長期陪伴民生報一路走來的體育新聞粉絲,算一算也看了有廿五年了,心中的感受更是五味雜陳。

在二十幾年前的戒嚴時代,每份報紙都只有三大張,體育新聞在各大報絕對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版面根本微不足道,但只有標榜民生娛樂性質的民生報有一整版的體育新聞,對於提振台灣體育風氣有著不小的功勞。當八○年代的二郭一莊活躍於日本職棒,在台灣的球迷根本不可能看到實況轉播的情形下,透過民生報的報導,打開了國外職棒神秘的面紗,讓國人了解到棒球不是只有國際錦標賽而已,真正的棒球是在職業賽場上。

而到了八○年代後期,呂明賜在國際賽的優異表現,扛著巨砲一路棒打桃太郎和阿里郎,讓他獲得了日本讀賣巨人隊的青睞,風光入團,這些也都是透過民生報的報導,才能讓國人每天跟得上旅日戰將的脈動,尤其呂明賜上一軍後刮起的旋風,民生報也適時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屢屢將阿賜仔的照片及新聞放在頭版,將他的聲勢推到最頂點!這種做法在早期兩大報時代可是相當少見的。

除此之外,民生報對於國內棒球風氣的推展也盡了不少心力,在呂明賜出國前,曾舉辦過一場「呂明賜VS趙士強」的全壘打比賽,讓當時台北球場一萬多人座無虛席。到了九○年代,中華職棒開打,民生報依然是球迷的最佳良伴,鉅細靡遺的報導,橫跨兩三個版面,讓職棒在短短幾年間風靡全台,票房一再創新高。從八○年代的日本職棒到九○年代的中華職棒,這短短十幾年間堪稱民生報的全盛時期,幾乎是體育媒體唯一的領導品牌。

但隨著媒體開放,各式各樣的體育媒體出現後,競爭愈來愈激烈,尤其是網路的興起,幾乎顛覆了全世界人的生活習慣,看報紙不再是早起看新聞的唯一管道,只要一上網,資訊多到你永遠收不完,再加上蘋果日報大舉壓境,以狗仔文化掛帥的壹傳媒在娛樂新聞所向無敵,很自然排擠到同樣也是以影藝新聞見長的民生報,不禁令人感嘆:難道正當辦報、拒絕八卦、不以挖人瘡疤為己任的媒體,都沒有生存的空間嗎?

再加上這兩年王建民帶來了大聯盟的熱潮後,整個棒球環境漸漸從偏日轉型至偏美,雖然民生報報導旅美球員也是不遺餘力,但腳步似乎遲緩了些,多半以翻譯外電報導為主,比起其他媒體斥資進駐美國貼身採訪,更是遜色不少,當下勝負立判,所以民生報被淘汰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在媒體的術語裡,民生報吹起熄燈號叫做「停刊」,但在體育界則可稱之為「引退」,畢竟民生報在過去擁有一段光輝的歲月,在生涯末期也見證到王建民的崛起,搭上最後一班車,此時引退雖談不上是「功成身退」,至少也可算是「了無遺憾」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