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國內職棒被連日豪大雨整得淒慘,導致補賽大塞車,更間接迫使上半季冠軍得在下半季開打三週後才能揭曉。如此看來,「遇水則發」這句話似乎跟棒球八竿子打不著,甚至可說完全相反;但事實上,棒球離不開的水可多著呢!
首先,棒球既是戶外運動,活動時節又以夏季為主,自然少不了得面對陽光的直接曝曬。體能操練加上烈日當頭,在溽熱空氣包圍下,「汗水」自然而然便從身體各處肌膚滲出灑落,成為球員苦練下的第一道成果。
汗水象徵著你對棒球付出多少努力,雖然汗水的多寡不一定跟最後的收穫成正比,但汗水象徵著拚勁,看你投入多少精神,在每個關鍵時刻專注地揮汗如雨;汗水也象徵著堅持,太陽再大、日頭再刺眼,仍要抬頭往前衝,與天際一隅的火傘爭鋒。
有人說,棒球是一種結果論的運動,努力雖然是成功必備的條件之一,但在追求勝利的現實戰場上,勝負結果凌駕一切,認真、苦幹只能添加些微的印象分數,最終呈現出來的成績,才是一個人在球場上的價值指標。
假如你是打者,不管你每天練習揮棒幾次,教練只看你的打擊率和打點;假如你是投手,不論你做多少重量訓練、慢跑幾公里,老闆只想知道你貢獻了幾場勝投;假如你是教練,別囉唆你如何苦口婆心、愛的教育還是鐵的紀律、搔白了多少頭髮,先告訴老闆,球隊今年獲得幾勝、是否打進季後賽?當汗水無法灌溉出勝利的果實,也只能把「苦水」往肚裡吞,繼續奮戰,直到教練信任你、老闆認同你。
而在形同戰場的球場上,受傷在所難免,不論是人與人的激烈碰撞,還是人與球的擦槍走火,「血水」往往會不小心變成棒球賽的構成份子之一。棒球賽中最常見的流血場面,無非是球與人的不當接觸,如觸身球之於打者、界外球之於觀眾,然而血水在球賽中並非總讓人驚恐,有時反而帶來感動。
職棒二年總冠軍賽,味全龍隊王牌投手黃平洋浴血苦戰35局,雖然最後功虧一簣,至今仍讓老龍迷難以忘懷。而去年紅襪隊終於拿下睽違八十六年的世界大賽冠軍,靠的就是投手席林的「紅襪」──染血的右腳踝。席林隱忍著傷勢,把白襪染成紅襪,用血水洗刷魔咒,留下了職棒史上至為感人的一頁。
說到感人,球場上最感性的水自非「淚水」莫屬。淚水裡的成分等於驗收一場球賽的結果,在重要的賽事裡,輸贏牽動著抱頭痛哭或喜極而泣,且不分場內場外。它是球員奮戰過後的真情流露,也是球迷真心投入後的同聲相應,或許也代表了一個故事的終點與另一個故事的起點。
當然,有人必有「口水」,開賽前的口水戰可達到暖場的效果,不論是球隊間的嗆聲,還是球迷間的叫囂,都能為比賽塑造戲劇張力。此外,對戰雙方也不能忽視看台上觀眾的「蓄水」功力,只要拿出奮戰不懈的拚鬥精神,就算輸了也不用怕球迷「開汽水」喝倒彩或砸下一瓶瓶的「礦泉水」。
最後要切記,球場上任何水都可以恣意奔流,但絕對不能「放水」,否則一切心血都將「付諸流水」,棒球生涯也會被K得「落花流水」,一去不回頭!
本文原載於2005.7.15 中國時報浮世繪(李依蓉/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 Aug 15 Mon 2005 14:39
原來,棒球是水做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