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 蘋果日報 民意論壇 2006/3/3(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由於距離刊出日期已超過兩年,有時效性的問題,這點還請讀者見諒。
號稱競爭水準最高的「世界棒球經典大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簡稱WBC)亞洲區預賽今天點燃戰火,這是史上首次真正集結各國頂尖好手同堂較勁的棒球比賽,也是棒球全球化績效的第一次公開檢驗,對棒球強權來說,意義自非同小可。

全球化看似一條不歸路,但世界各國(包括台灣在內)的棒球利益是否已深受全球化影響,出現重新分配的現象,在WBC建制化以前,始終停留在臆測階段,未被正式印證過,如今謎底即將揭曉,而這一切還是得話說從頭,自全球化的源流談起。

其實,棒球全球化早就在默默進行,地點是在棒球水平最高的美國職棒大小聯盟。從七零年代起,求才若渴的大聯盟各隊,即陸續自「形同自家後院」的中南美洲引進大批年輕新秀;至九零年代,他們又將觸角伸向東亞;直到現在,全球共有約三十餘國好手,同步在美國職棒體系打拼,這些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英雄好漢,早就打破地域藩籬,跨越膚色種族隔閡,攜手體驗全球化的果實,再透過大聯盟主導的WBC,各自回歸母國,在「以國家為單位,進行殊死對抗」的前提下,替國家榮譽賣命,此情此景宛若「各國皆撤除關稅障礙,開放國際經貿文化交流」的WTO精神之翻版鏡像,準此,說WBC是棒球全球化最關鍵的一戰並不為過。

但WBC的真相是什麼?說穿了,還不是大聯盟的主權宣示/誓儀式!巍巍MLB千山我獨行,經營全球化多年,一直以國際棒壇的「老大哥」自居,視國際棒總的世棒賽和IOC的奧運棒球賽為糞土,卻苦於「沒有世界各國集體背書搭建的華麗舞台」供其睥睨天下,遂行嘉冕大典,現在WBC來了,大聯盟可以名正言順驗收全球化的成果,並一統江湖,將MLB挾資本優勢,自導自演自兼全球化的主宰者/掠奪者/開拓者/收割者/分配者的多元身份,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也就是說,在全球棒球利益的市場分崩離析整合途中及前後,大聯盟始終是實質的最大獲利者。

我們可以從「MLB鼓勵雙重國籍者儘量代表他國,不要代表美國參賽」以及「MLB很在意日本職棒與共產古巴是否樂意配合」等動作看出,大聯盟並沒有把美國隊的成績放在心上,他們要的是,所有國家都共襄盛舉,對大聯盟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以肯定WBC背後所代表的MLB家天下之正宗地位。至於美國隊的名次,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皮相」罷了,因為Team USA無論輸或贏,都無法撼搖「大聯盟是最大贏家」的事實。

唯一的變數僅存,以「全球次大職棒經濟體」日本職棒為主的日本隊,或自我養成好手的古巴,竟然擊敗以大聯盟好手組成的美國、多明尼加、波多黎各或委內瑞拉等隊,拿下經典賽冠軍,這將嚴重挑戰大聯盟乃世界第一的正當性,但平心而論,爆出這種冷門的機率並不高。

至於台灣,就得面對現實了。因咱既無法阻擋全球化浪潮,也不可能殺入全球化的核心領導圈,只能從王建民的例子頓悟,咱求生策略的最佳選擇就是,義無反顧向美國靠攏,獲取MLB所分配的好處。故台灣要持續鼓勵好手赴美取經,平時可仰賴MLB的專業農場代訓,一旦有人躍升大聯盟,又可透過美國傳媒力量,幫咱大打國際知名度,何樂而不為?至於戰時的國際賽,就更不用說了,這些旅美菁英不是隨時候召的即戰力是啥?別忘了,史上第一次的WBC,咱已被大聯盟欽點為世界十六強之一,這就夠了,即使亞洲預賽三戰皆墨又怎樣?四月開始咱又有王建民可以看,全球化的利益已在台灣生根,咱當然必須繼續全球化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