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奧運成棒代表隊帶著第五名的成績回來了。中華隊在本屆奧運七場賽事中,不可諱言地,有多名球員的表現不如預期,成為許多球迷口中的「戰犯」。還記得去年亞錦賽結束後,因表現嚴重失常,而特地召開記者會說明的那號人物嗎?沒錯,就是陳致遠,但這次跟著他回國的不是慘澹的十一K,而是先發打線中,僅次於陳金鋒的三成打擊率。


成名甚早的陳致遠,從業餘時期就是國家隊仰賴的巨砲,開路先鋒的位置也坐了好一陣子,二○○一年季中加入職棒、成為兄弟象隊的一員後,僅僅用半季的時間就搶下當年的新人王,去年更囊括安打和打點雙冠王。由此可知,陳致遠的球員歷程,一路走來總是順遂耀眼、光芒四射,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明星氣息也令眾家好手難以匹敵。


然而,看似風光的表面,背後其實潛藏著暗湧。在業餘球界響鐺鐺的陳致遠,加入職棒後也從未與國手脫過鉤,但是他在國際賽的成績卻與職棒場上不成正比。不論是二○○一年世棒賽,還是二○○二年釜山亞運,陳致遠的表現都稱不上及格,而去年的札幌亞錦賽,更讓他墜入谷底,成為他輝煌棒球生涯中最重大的打擊。


「黃金戰士」褪色成「K金戰士」,陳致遠心理壓力之大外人當然難以體會。今年球季初他起步不順,未打出應有的水準,讓人懷疑他是否仍身陷於十一K的陰影中。相較之下,象隊陣中另一名主砲彭政閔,去年亞錦賽的表現令球迷激賞,今年在職棒例行賽中更是一飛沖天,在多數的打擊排行榜中獨占鰲頭,人氣大幅飆升,廣告也一支接著一支,幾乎取代了陳致遠的「一哥」地位。


奧運國手名單公佈後,中華隊總教練徐生明再度把打線火車頭的棒子交到陳致遠手上,正當國內球迷們憂心他重蹈覆轍的時候,陳致遠低調地用「盡力」回應所有的質疑,然後立即在義大利熱身賽時替他的棒子加溫,到了奧運正式登場後,他也沒讓上百萬盯著他看的人等太久,在中華隊的第二場比賽中,他揮出了在奧運場上的第一支安打,七場預賽下來,他在二十四個打數中擊出八支安打,打擊率高達三成三三,漂亮地為個人成績打了場勝仗,也讓「黃金戰士」的名號再度正名。


去年亞錦賽結束後,前中華隊總教練林華韋曾對「在比賽中嘻皮笑臉的國手」強烈痛批,當時他指出,全隊最尊重比賽的就屬陳金鋒和彭政閔,而陳致遠雖然表現不佳,但「態度認真,知道慚愧,還有得救」。陳致遠果真沒讓林華韋失望,在遭受十一K的奇恥大辱之後,他明白,唯有打出成績,才有平反的機會。正是因著這份「自覺」,所以我們看到了在奧運中蛻變的陳致遠。


陳致遠成功走出陰霾,用手中的棒子證明自己的價值,雖然令關心他的長輩和球迷同感欣慰,但看到他不論在義大利熱身賽或雅典奧運中,屢屢發生失控的接傳球,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自覺」顯然尚未及於守備。


如果說陳致遠打擊上的「自覺」,源自於去年亞錦賽的重創,那麼在守備上,他又能在何處找到頓悟之門?這個問題恐怕讓許多球迷摸不著頭緒,因為蟬聯兩年中華職棒外野金手套和最佳十人的他,守備上早已備受肯定,還需覺悟啥?令人感嘆的是,這些獎座不但矇蔽了球迷,也矇蔽了陳致遠自己。縱使有再多的獎項加持,依然改變不了他臂力不足、判斷失準、回傳失衡等缺陷,而他在這樣的條件下仍能笑擁金盃,中華職棒其餘未獲獎肯定的外野手,其功力能不令人憂慮嗎?


陳致遠這次演出「戰士復活記」,除了他本人可以抬頭挺胸面對球迷外,受益最大的,當屬母隊兄弟象。但兄弟球團若是沾沾自喜,認為自己推動了陳致遠的復活大計,那可就大大的會錯意了。若非去年亞錦賽的打擊太大,受明星光環呵護的陳致遠,哪能痛定思痛,尋回自己遺落已久的「自覺心」?


我們必須沉重地明白一個事實,陳致遠的情形並非一個個例,它真實地反映出中華職棒體質內潛藏的種種問題。國內職棒的環境,長久以來被形容為「優質球員的墳場」,職業運動在國外是培育選手的牧場,是精進技術的殿堂,然而台灣的球員在投入職棒之後,球技進步者屈指可數,退步者倒是一大缸。


本屆奧運中,部分國內職棒球員貢獻不彰、飽受球迷指責,職棒聯盟在此時卻選擇沉默不語,任由這些球員默默承受外界的無情砲火攻勢,不免令人懷疑聯盟有「避風頭」的嫌疑。身為台灣唯一的職業運動,棒球又是最受國人青睞的體育項目,看到陳致遠浴火重生,中華職棒聯盟也理應找回背負國內職棒球迷深切期許的「自覺」,提高職棒水準自是責無旁貸!


陳致遠傾盡全力讓自己爬回屬於頂尖球員的排行榜高位,值得喝采,希望他不要忘記這份省悟,在滿足之後不能自廢身手,而要用盡方法維持自己的戰鬥力,朝更高的目標邁進;其他表現未孚期望的國手們,也不必灰心喪志,畢竟奧運只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只要保有一顆奮起的心,復仇雪恥的機會隨時在不遠處等著你!


本文原載於新台灣 2004.9.11~9.17第442期(李依蓉/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