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象隊參與的職棒總冠軍賽,球場內、外的氣氛,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事實證明,一切還是熱絡如昔。牛、獅爭霸首役,澄清湖球場擠進兩萬名觀眾,一舉打破獅隊隊史單場最高票房紀錄,接下來從台南、台中一路打到新莊,票房一滿再滿,證明好看的球賽絕對經得起人氣的考驗,球迷對「台灣大賽」的期盼,不會因為少了象隊而稍有改變。



然而,在慶幸場內人聲鼎沸的同時,場外球迷購買預售票以及因等待進場而大排長龍的特殊景觀,卻也依然行禮如儀,沒有絲毫改變。



去年總冠軍賽第六戰,天母球場的球迷騷動事件記憶猶新之際,很遺憾的,興農球團依舊棄贊助廠商的電腦專業技術資源於不顧,三場季後賽主場賽事全部採用人工預售;統一球團則是不願實施劃位制度,即使透過網路買到門票,還是要各憑本事才能搶到好位子…其結果不約而同都是:為了看一場季後賽,不但要付出高於例行賽甚多的票價,而且還要不斷的排隊再排隊,才能在觀眾席上掙得一席之地。



究竟是怎樣的生態,令職棒球團有恃無恐,任憑數以萬計的顧客在場外引頸苦候的場景年年上演?又是怎樣的心態,讓球迷心甘情願地掏出鈔票又賠上時間,猶興高采烈無怨無悔?



職棒球迷層的年輕化,是一大關鍵。



牛、獅大戰期間,透過電視轉播畫面的不斷掃瞄,眼尖的觀眾應該可以發現:以往那些既精且專又激情的四、五年級「球迷學長」,似乎成了稀有動物,看台上的最大族群,已漸漸被既瘋又狂且癡情的六、七年級學弟妹們給世代交替掉了。有這群精力充沛的青年軍當後盾,難怪牛隊敢堂而皇之的連剝他們兩層皮:買預售票,請耐心排隊;進場前,對不起,請再排一次隊!



或許真的是年少輕狂吧!對新人類球迷族來說,三五好友結伴為心儀的偶像或團體加油,不但是一種企求心靈歸屬感的團隊運動,更可能是彼此之間體驗社交活動的一種成長儀式,透過徹夜排隊的艱辛歷程,一來可以向共同的信仰目標宣誓效忠,再者也可以贏得同儕的信賴與認同,花個幾小時就能換來這麼多收穫,何樂而不為?



於是乎,在現場連線的新聞鏡頭前,在妙筆生花的平面媒體上,我們非但聽不見他們抱怨半夜有多冷、雙腳有多酸,反倒是精神抖擻的加油聲與高分貝的嗆聲喊得震天價響,視自己櫛風沐雨的勞累為理所當然。如此死忠而自得其樂的球迷,會勾起球團不忍他們餐風宿露之苦的惻隱之心,進而謀思改善之計,才怪!



提及媒體所扮演的角色,由於享有「憑證進場」的特權,既可以自由自在地進場看球,又怎能體會揮汗排隊之苦?他們的注意力多半集中在票房有沒有爆滿、球團有沒有大賺,至於撐起這些數據的萬千球迷,除了成為豐富版面的素材外,剩餘的價值只不過是一堆華麗的數字罷了。



尤有甚者,在拚熱鬧、搏氣氛的鏡頭導引下,無形中把「排隊搶票佔位子」的荒謬現象,翻轉美化成「享受進場的尊榮感與臨場感、體會卡位的成就感與快感」之必經儀式,想藉記者們的春秋之筆申訴這群職棒消費者所蒙受的委屈,無異緣木求魚。



因此,在球迷的結構性因素所導致的寬容心態、球團便宜行事的經營模式與媒體的既得利益者思惟烘托下,一切對球迷不合理的作為都被正常化甚至綜藝化,而善良的顧客們也在亢奮的情境中成了犧牲者,費盡千辛萬苦拿到一張門票、搶到一個好位子之後,依然忠心耿耿地乖乖敲起加油棒,再枯坐幾個小時,渴望已久的球賽才姍姍到來,渾然不知自己的權益已被剝奪殆盡!



試問:如果那些舊世代的球迷還掌控看台上的多數,他們能忍受一再排隊的不人道待遇嗎?他們可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來球場外「聯誼」,更沒有這麼大的耐性在黑夜裡打牌餵蚊子!再請問:當眼前這批新世代球迷逐漸長大成熟,在理性判斷逐漸凌駕感性情懷之後,還會老老實實地回到排隊的人龍中嗎?



如果,球團真想永續經營,讓職棒這個商品真正老少咸宜、細水長流,在一張張門票化為一疊疊鈔票之餘,這兩個問題絕對需要審慎思考,只有自己先一步覺醒,才不會被隨時可能反撲的球迷消費意識瞬間擊倒。



別忘了,球迷們之所以能在鏡頭前如辦嘉年華會般歡欣,是因為球團今年主動提早預售第四戰之後的門票,在「票源分散」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如願買到了票;然而只要「排隊」現象存在一天,誰也不敢保證潛藏的危機因子何時會爆發?



年輕,固然可以大力為職棒撐腰,但年輕,卻也往往是揭竿除弊的先鋒!奉勸各位球團老闆,一定要正視球迷層年輕化的事實,它可能是職棒勇往直前的推手,卻也可能是後繼無力的起點。在欣慰於牛、獅大戰滿場球迷餵飽荷包的同時,別縱容自己一再用落伍的待客之道,來刺探球迷的容忍度與忠誠度了,否則縱使象隊年年打進總冠軍賽,今日的榮景恐怕也難以再現!



本文原載於新台灣 2004.11.13~11.19第451期(鄭浩/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