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美國的「World Series」、日本的 「Nippon Seires」、韓國的「Korean Series」,而且都以相同的「七戰四勝系列賽制」(Best-of-Seven Series)成為一國年度總冠軍賽的棒球界盛事,但我國的職棒季後賽十四年以來,卻始終沒有一個響亮的名稱,總算在今年由興農牛隊總裁楊天發在季後賽開打前提出「台灣大賽」的名稱,不但獲得各界贊同,聯盟也從善如流,且堂堂招開記者會更改名稱及識別標幟,但令人意外的是,對於中文名稱之字未提,僅將英文名稱正名為「CPBL Taiwan Series」,原本是立意甚佳的改變,但似乎只是虛應故事,而且完全搔不到癢處,因此在聯盟對於更改名稱刻意「淡化」的情況下,那六場比賽期間,各大報章媒體幾乎仍習慣以總冠軍賽稱之。
職棒季後賽的「秋季經典」(Fall Classics)本是各國職棒賽事的重頭戲,為什麼聯盟並未對如此重要的中文名稱好好加以宣傳?其實已經突顯了聯盟的政治性格。2003年是台灣正名之年,本來聯盟順應時代潮流,順便將總冠軍賽正名,也是合情合理之事,況且職棒根本無關政治,也沒見藍營的人出來攪和。但由於總統大選將近,藍綠政營目前殺的難分難解,明年三月誰會入主總統府仍在未定之天,而聯盟過去以來一直都是抱者主事者的大腿辦事,如果堂而皇之的改名台灣大賽,固然能討好阿扁總統,但萬一明年連宋反撲成功,得罪了藍營,那未來四年可就得不到長官的關愛了!因此聯盟就如同台灣的大財團一般,早已習於遊走於兩大政營之間,兩邊的籌碼都壓,誰也不得罪。
看看美國的例子,為了大聯盟球員能否代表母國參與短期國際盃賽, MLB當局及工會堅持的強勢作風令人印象深刻,別說美國政府本身,各國政府也常常吃了閉門羹,曹錦輝未能回國打亞錦賽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在小聯盟的未來之星明星賽(Futures Game)中,小聯盟的各國好手雲集,我國旅美球員在過去幾年也恭奉其盛,依照慣例,所有球員臂膀上都繡著母國國旗,並且依序播放國歌,我國當然也不例外!在中國過去以來不斷的打壓我國外交空間下,這在所有國際賽事中是絕無僅有的,因為政治力根本無法介入MLB,管你中國算老幾!相對於MLB在美國的強勢地位,甚至可說是在全世界的強勢地位,CPBL的牆頭草作風實在是令人可悲又可笑!
其實在季後賽正名問題產生之前,早在年初兩聯盟合併時,合併後的新聯盟就有名稱混淆的問題。兩聯盟整合後,雖然名義上是合併,但實際上是台灣大聯盟被消滅,原有四隊裁併成兩隊加入CPBL,合併前在名稱的使用上,雙方一度爭執不下,雖有人提議以「國家聯盟」等新名稱來代替,但在各方勢力介入下(又是政治力介入職棒的另一項明證)作罷,最後的折衷辦法是將兩聯盟的名稱整合成「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才讓兩造雙方勉強接受。但令人玩味的是,這項新名稱似乎又流於「喊爽的」!兩大職棒轉播有線電視台就展現了不同的立場,原那魯灣傳聲筒MUCH台當然欣然使用中華職棒大聯盟,還能保留一點當年那魯灣的自尊,而CPBL的「麻吉」緯來則依然使用原名稱中華職棒,出現了「一個中職,各自表述」的情形。而在中華職棒規章中,也沒有增修更改名稱的條文出現,再者中華職棒的英文名稱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CPBL,大聯盟這個「大」字的英文major並沒有出現,可見改名是為了安撫被招降者,讓對方有台階下,原CPBL四隊壓根兒就不想讓步。
因此2003年果然是正名運動年,不但國家正名吵得沸沸揚揚,CPBL更是從年初到年尾都在正名的框框裏打轉,但不過是個單純棒球比賽改名卻仍難避免政治力的介入,我國體育在國際上飽受政治力打壓,連在國內都難逃政治的魔掌,所以正名運動任務尚未完成,同志們仍需努力!
本文原載於南主角 2003.11.13~11.26第32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