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8/8/12(張博亭/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場外的掌權者,率先突破僵局!
誰突破了僵局?
九零年代某知名運動廠牌,曾找來當時世界最頂尖的網球好手阿格西與山普拉斯,拍了一支堪稱經典的電視廣告。只見兩人在場上打得天昏地暗,不斷來回對抽,似乎陷入永無止境的僵局,時間也彷彿被凍結住而停滯不前,只有觀眾與裁判的年歲增長沒有停下腳步,甚至生下一代代子孫,陸續加入這場打不完的比賽中,與兩位主角一起長期抗戰。
這支內容逗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巧妙點出網球「沒有時間限制」的特性,因而出現了兩大天王纏鬥不休的畫面。同樣的,棒球也是一種不受時間拘束的運動,不過,為了避免廣告中的「慘劇」重演,情況在最近有了重大的變化。
先舉足球的例子來說。經過九十分鐘正規賽與三十分鐘延長賽,如果沒能踢出勝負,則進行PK大戰決定輸贏。而今年的北京奧運,棒球將首度採用「突破僵局制」,這個制度雖與女壘規則類似,但其精神可說是效法足球PK制,只是其中不只是一對一的攻防,還需要加入更多的戰術與智慧運用。然而,在進入場內論述之前,不妨思考究竟是誰突破了僵局?
Tied game,到底是跟對手難分難解?跟輸贏難分難解?還是跟球迷難分難解?其實僵局是運動比賽中有趣的一部分,但如果雙方一路僵持、不分高下,就必須要有另一種power去介入。場外的掌權者(IBAF國際棒總),基本上信任參賽者有能力自己解決比賽,一旦場內球員沒有能力去改變僵局,就不得不思考該如何解套,以免雙方愈陷愈深了。
「突破」、「僵局」、「制」,這三個字彙實際上是有因果關係的,且中間的串連者正是決定啟用這項規則的IBAF。因為有了「僵局」,場內場外都需要尋求「突破」,一個新的「制度」於焉誕生。
其實,運動除了場內因素之外,也有場外因素,而場外的權力往往大於場內。因為當僵局無法打破時,對主事者所要顧及的場外因素是不利的,因此必須強勢介入以尋求突破。
棒球比賽裡,參賽者只管認真打球、求勝奪牌就好,但場外主事者考慮的面向絕對不只如此。以奧運棒球賽為例,一旦進入延長階段,對轉播單位而言,為顧及眼前的收視群,只好犧牲接下來的節目,卻也因此影響了其他觀眾的權益。此外,從主辦單位的角度來看,比賽一直分不出勝負,除了可能讓閱聽大眾感到乏味外,因耗時過長而影響選手下一場球賽的體力調節,甚至出現受傷狀況,對場內場外來說,都是得不償失,這也是掌權者被賦予「能修正制度」的權力之主因。
短短十天的奧運棒球賽程,一旦出現僵局,對主事者而言可能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方面可以利用因僵局而產生的刺激感來提高收視率,但也可能會受困於解不開的僵局繩圈中,出現難以自拔的反效果。「突破僵局制」不只是「和局」與「僵局」妥協下的產物,也是棒球運動「場內」與「場外」微妙關係的縮影。
- Aug 21 Thu 2008 10:08
突破僵局制沉思錄(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