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載於 新新聞周刊 1238期 2010/11/24

廣州亞運跆拳道比賽場上,我國選手楊淑君被檢舉使用不合格的電子襪,引發軒然大波,由於判定楊淑君失格的菲律賓籍技術委員為韓裔人士,加上世界跆拳道聯盟的韓國籍祕書長梁振錫態度強硬,甚至公然指控楊淑君作弊,因而導致國內反韓聲浪一發不可收拾,在棒球金牌戰遭遇韓國隊的台灣選手們遂肩負起國人深切期待,希望中華隊打敗韓國,為楊淑君出一口氣!然而偏偏天不從人願,當中華隊因為技不如人而衛冕夢碎時,國人的失望情緒更是漲到最高點!

同時間此一事件也在國內政壇發酵,面臨五都大選的投票日在即,「台灣選手被韓國人欺負」延燒為政治議題,一位只想爭取公平競爭的跆拳道選手,頓時成為全台不分藍綠力挺到底的焦點人物,還造成體委會官員因失言而下台。

台灣政治局勢一直是各家媒體關切的話題,到底是因為人民關心政治,所以充斥著政治新聞與政論節目,還是因為媒體的強力播送,導致人民不得不碰觸政治議題?這可能沒法做出結論。但長期處在如此喧囂的氛圍下,已有許多民眾對「政治」兩字嚴重反感,厭惡身邊一切大小事都被「泛政治化」,甚至將楊淑君遭受不公待遇的情形,視為競技場上的單純事件,政客不應做出政治解讀。

其實,「政治」兩字的含義並非這麼偏狹,它的意涵也絕非只有政黨鬥爭或是台灣是否被國際承認為一個國家而已。比方眾人在討論國際比賽時,若是有人爭執起到底中華民國國旗能不能出現,或是到底該稱呼為中華隊還是台灣隊,肯定會出現「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的聲音,如果說到「打倒韓狗」卻又肯定群起呼應;但難道這不是一種政治語言嗎?在楊淑君事件後,加深了國人對中華棒球隊戰勝韓國的期盼,難道不也是一種政治上的意識型態嗎?

再回到本屆亞運國手的甄選過程,體委會主委戴遐齡曾在媒體上表示「面對協會內部派系鬥爭卻束手無策」,便足以證明體育活動根本脫離不了政治運作。舉重好手陳葦綾在亞運賽後接受媒體訪談時,說出她得不到選訓委員的信任,對台灣舉重界感到灰心;羽球國手的選拔同樣爭議不斷。棒球代表隊也一樣,亞運二十四人名單被質疑是「役男解套名單」,賽後,棒協出身的教練團又將比賽失利歸咎於集訓時間太短導致默契不足,而非自我檢討戰術調度是否失當…諸如此類,各單項運動協會的「官方作為」,才是最不該干預體育的政治操作,這些高層才是最該實踐「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的一群人!

「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終究還是一句「政治語言」,也許一般大眾無法將國際賽事與政治上的意識型態做切割,但是體育界的掌權者若是能拋開個人私欲,不論是終結派系鬥爭,或是誠實面對體育專業,例如中華棒球隊需要立即聘請外籍教練指導的現況,全台的運動迷與普羅大眾,才不會在政治人物的刻意引導下,偏離體育的本質而不自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nhittables 的頭像
    unhittables

    ◆邊邊角角棒球論壇◆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