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 Yahoo!奇摩運動網 2008/10/29
《風雨過後,必定萬里晴空》系列探討(一)
日前兄弟象執行教練李居明,透過媒體公開呼籲,希望總冠軍賽時「老象迷,再回家」,共同見證黃衫軍王朝再現的光榮時刻。
這則喊話,雖然只在平面媒體佔了一處邊邊角角的位置,但對於從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以來,即是職棒球迷的筆者而言,這則新聞不免讓人感觸良多。
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職棒元年,適逢台灣經濟起飛,大家紛紛趕搭休閒運動的熱潮,創始球隊雖僅兄弟象、統一獅、味全龍及三商虎四隊,但每一場對戰組合,總是人潮絡繹不絕,尤其兄弟象與統一獅、味全龍的比賽,幾乎一票難求。從以往只能在螢光幕前看到眾多球星的模糊印象,現今卻能近距離地觀看他們在場內拼鬥的風采,這是何等的幸福。職棒也讓台灣棒球運動,正式邁向先進國家之林,繼美、日、韓等國之後,將棒球運動推向另一個新的紀元。更令人欣慰的是,以往屢屢在三級棒球奪冠,頭角崢嶸的國家級好手,得以在更高的舞台,展現其優異球技,繼續在棒壇上揮灑個人才幹,回饋國人多年來的支持,如此相濡以沫真誠互惠,又是何等可貴。
當年,拜經濟發展所賜,筆者薪資由前一年的16800元,大幅上漲到21000元,年年調幅均在10%以上,到1992年時,每月所得已超越30000元,進場看職棒比賽,已是非常平民化的活動,在那個每週只休一日的年代,勤奮工作之餘,週六夜晚,沉浸在兩軍對壘,放聲嘶吼的宣洩中,高亢的情緒,隨支持球隊的勝負起伏不定;同時,在每一場奮戰中,啟發自我面對現實環境挑戰的意志與淬煉。那年,兄弟首次奪得年度總冠軍,開啟第一次「黃潮」霸業,並且在1993及1994年衛冕成功。
以往當一位象隊球迷,何其榮耀!儘管當時外界批評球迷惡行惡狀,甚至扔擲雜物進場干擾比賽,諸多魯莽的言行舉止,猶在耳畔迴盪且歷歷如繪沒齒難忘;但只要比賽時,見到象迷的精神領袖「江大帥」,頭綁黃巾帶,手持大幅黃色旗幟,口中銜哨,赤裸著上身,奮力帶領著大家高聲吶喊,加油聲此起彼落從不間斷,任誰見到這般場面也會動容,久久不能自已吧。
如此恣意釋放出來的情感,多麼大快人心。筆者也就這樣一路支持自己心中所屬的球隊,即使遠在南部高雄立德球場、屏東球場的賽事,也死命抽空前往加油,而且活脫脫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下午五點進場,一邊閱讀戰前快報,一邊看兩隊賽前的攻守練習。一個小時後,嗑完手中的便當,灌幾口楊桃汁潤喉後,各式各樣的加油棒道具裝備便上場了,然後將情緒調整到最高峰,接下來就是熱情、忘情的吶喊了......。
在那段尚無緯來體育台、ESPN及衛視體育台的年代,想要獲悉當日比賽的戰況,除翌日早報外,更及時的快報,就得捱到晚上11點50分三台最後一節晚間新聞末段的體育賽事,將職棒比賽的結果,以二分鐘不到的時間,迅速播報完畢。但只要遇到自己喜愛的球隊出賽時,即便曾入場觀戰,筆者也還是會守候著那個深夜時間,看完比賽的菁華畫面重播後,方才罷休入眠。
時序進入2001年,兄弟象補進彭政閔、陳致遠,與當時猶在陣中的蔡豐安,有效地連貫成綿密打線,「兄弟象黃金三劍客」響亮名號,也不逕而走;再則外籍選手養父鐵、中込伸、風神的加入,以及本土球員戰力適時的發揮,自2001至2003年又一次締造三連霸的偉業。
之所以重提這段過往的歷史,只是想把壓抑良久的內心話給說出來:近20年來兄弟象戰績良窳於否,除直接攸關中華職棒經營面的興衰,也維繫著國家棒球運動未來的發展動向。兄弟象始終是中華職棒的人氣指標,也是諸多對戰組合的票房保證,但我們不禁要問,其他各隊與中華職棒的經營團隊,面對這幾年單場平均觀眾數下滑的危機,有否虛心檢討,謀求對策,以因應大環境欠佳的困境?
這幾年台灣經濟衰退,絕對是造成職棒票房積弱不振的主因之一。單就國民所得對休閑娛樂的支出正逐年遞減即可窺知,職棒票房所受到的衝擊必相對升高許多。以廣大的大專學生客群為例,在以往衣食無虞的年代,熱衷棒球的學生球迷,一週看1-2回現場職棒比賽,大有人在,但經濟衰退的今日,學生族無不縮衣節食,不僅每日為生活所需擔憂不已,課餘還須利用時間打工,償還身上所背負的助學貸款,這一來一往間,何有餘裕捧職棒的場?原本的基本群眾,也就因此在無形中漸漸流失了。
當老球迷為生活奔波,無暇觀看現場比賽,年輕球迷因經濟消費能力受限之故,也無力進場支持時,中華職棒即應適時調整策略,否則面對年年下滑的觀眾數,一再勉為其難硬撐,也只能苦守寒窯度日,等待奇蹟出現,不然就是選擇坐以待斃了。指望第一代象迷帶來人氣,充其量也只是總冠軍賽,及季賽時某些特定對戰組合,容或能吸引票房於一時,但長久之計呢?總不能將其他各球團都改為兄弟第二隊、或第三、四、五隊吧!
再講更現實一點,除了前幾年趕搭職棒看球熱潮,由政府斥資興建天母、新莊及澄清湖三座球場外,即將邁入第20個年頭的中華職棒,曾否捫心自問過:這20年來的職棒「運動精神」,究竟為社會公益乃至於身為衣食父母的球迷們,做了些什麼?又提供了什麼樣的「價值觀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