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鈴木一朗效力的西雅圖水手隊,在今年球季開始前,以旗下球員為主角拍了7支廣告,18名選手、教練依序入鏡,以幽默的手法拼湊出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除了在電視上強打放送外,還開放球迷上網票選,看看哪支廣告最受歡迎,結果不出所料,還是以「鈴木一朗精準傳球」為主要訴求的牛棚廣告最獲青睞。



大聯盟才剛開打,但是相關新聞早已在球迷間沸沸揚揚炒作了好幾十天,相較於行銷手段一流的老美,鏖戰已逾半個月的國內職棒,除了球技水準與比賽內容的差異,一時之間難以企及外,自我推銷的宣傳作為嚴重貧乏,導致看台上的氣氛一直熱不起來,卻是「可以有所為卻不為也」所種下的惡果。



同樣是球季開幕,大聯盟的促銷行動馬不停蹄、如火如荼,不斷透過媒體大打廣告,台灣職棒則是靜悄悄,看不出來有花費任何心思在賽前宣傳上,一點「讓球迷萬分期待」的感覺都沒有,球隊依然只是企業的附屬品,頂多在開幕戰當天熱鬧一下,然後隨即歸於沉靜,再也激不起新的火花。



印象當中,以往球季前還會在平面媒體刊登半版廣告,如今似乎連這筆錢都省了下來,除了轉播單位緯來體育台在自家頻道打打廣告之外,六球團幾乎沒有任何積極的行銷活動,頂多在官方網站放個免錢的橫幅文宣而已,一般球迷實在缺乏足夠管道了解中華職棒開打的相關訊息。真要說有什麼造勢活動的話,每年開賽前行禮如儀的誓師大會,六隊制式化的互相嗆聲,雖勉強能耍耍噱頭,卻不容易看出球隊的企圖心,更別提能引起多少球迷的共鳴了。



追根究柢,為什麼沒有球隊願意投入預算,讓球迷累積期待的喜悅?主因是本土職棒的經濟規模不夠,但是之所以產業受到侷限,一方面也和球團本身不肯花錢的小本經營心態息息相關,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不但基本的行銷計畫付之闕如,許多球迷連幾月幾日開打都搞不清楚,票房怎會好得起來?



其實,球團目光所及都只停留在電視轉播權利金身上,長期以來不懂得什麼是媒體行銷,說得難聽點,幾乎等同被轉播單位「包養」,毫無獨立性可言,忘了行銷該由球團自己動手,而非拿沒錢當作藉口。舉例來說,在電子媒體轉播的國際賽及日本、美國職棒賽裡,就很適合透過廣告的強攻猛打,來包裝宣傳CPBL的形象,只要錢花在刀口上,一定可以吸引球迷上門。



所幸,不是所有球團都懶得行動,至少身為改革火車頭的La new熊隊,今年就推出了「All for Fans」單曲,總算有個不錯的開始,如果哪一天國內球團和水手隊一樣,也有宣傳球隊的廣告出現,台灣職棒才真正看得到希望的曙光!



本文原載於2007.4.3 中國時報(林言熹/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nhittables 的頭像
    unhittables

    ◆邊邊角角棒球論壇◆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