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1113期 2008/7/2(鄭浩/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中華職棒與美國職棒,最近不約而同地發生了類似的意外:斷棒傷人。在台灣這邊,兄弟象隊投手吳保賢被一棒命中後腦杓,當場倒地送醫,還好沒有大礙;在美國那邊,「凶器」削過主審頭部,頓時血流如注,無法繼續執法,這場皇家對洛磯之戰,遂由三位裁判撐到比賽結束。

今年大聯盟有個吵得沸沸揚揚的話題:廣受打者歡迎的楓木製球棒,似乎特別容易斷裂,最可怕的是,它的「陣亡」過程並非像筷子折斷般一分為二,而是如同爆炸般分散成或尖或細的碎片,無預警地朝向球場的任何角落飛射而去,對球員、教練、裁判甚至場邊的觀眾構成莫大威脅,連大聯盟當局都因意外頻傳而出面表達關切。 
 

為什麼楓木棒會在近幾年成為大聯盟打者的最愛?根據某些球員的說法,是因為楓木棒的彈性比傳統的白樺木棒來得好,可以將球擊得更遠,而球員們之所以對造價高昂的楓木棒趨之若鶩,道理其實很簡單:大聯盟的競爭強度愈來愈高,各隊重炮手們的力量也愈來愈強,為了確保自己的飯碗,即使冒著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的風險,也得拎著這個吃飯的傢伙上場。

畢竟,棒球場上的風險實在太多了,小聯盟不久前才發生界外球擊中跑壘指導員,導致被害人喪命的意外,更別提球員在場內的激烈衝撞,以及防守與跑壘的種種驚險畫面了。還記得奧運資格賽中、加之戰那次本壘前的強力碰撞嗎?這可是合法的肢體動作呢!今年春訓,洋基隊一位捕手不就因此被撞進傷兵名單了嗎?

總歸一句話,棒球場上的高風險,來自球員們激烈的生存競爭,為了讓自己更強更猛,除了持續加強重量訓練外,「武器配備」的不斷進化自是不在話下,而楓木棒的大行其道,就是在這種背景刺激下的產物。

然而,面對步步驚魂的大聯盟戰場,難道大家應該就此束手,眼睜睜看著楓木棒之類的「恐怖份子」盡情肆虐嗎?

倒也未必。別忘了,人類的腦袋也是會一直修正、繼續進化的,既然界外球會造成生命危險,那就規定所有的跑壘指導員一律戴上頭盔吧!既然楓木棒的殺傷力強到連人也不放過的話,短期內一定會擬出因應之道,只要球場內的案例不斷累積,球場外的權力就會進場干預,在「球員的求勝壓力」與「人為的強制規定」兩股勢力相互角力下,找出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楓木棒血案」應該很快就會成為歷史名詞。

再更進一步往前推演,為了徹底保護球員的安全(畢竟他們都是球團的寶貴資產甚至金雞母),如果有一天,棒球選手全部戴上如同捕手般的面罩,上半身則包裝得像美式足球選手般「雄壯威武」的話,球迷們也不必太大驚小怪,因為,這一切配備再升級的舉動,都是棒球運動自然進化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