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壓賽揚巨投韋伯的王建民,是「紐約」洋基隊主力投手,而擊出歷史性首轟的郭泓志,生涯前兩勝都是擊敗「紐約」大都會隊,怎麼台灣棒球最近的精彩時刻都與紐約有關?或許,這是棒球發展、台灣棒球史、台灣向外移民以及鮭魚「迴游」匯流後的必然結果!



先說台灣移民最多的美國城市,是東岸紐約和西岸洛杉磯,而事實上,台灣棒球也和這兩城大有關係。



當代台灣棒球和美國交會的所在,洛杉磯可謂開風氣之先。1998年道奇隊簽下陳金鋒,開啟了這波傳奇。可是,台灣棒球在LA的發展並不順,鋒仔最後無奈歸國,反倒是幾年後「台灣棒球紐約篇」後發先至,建仔發光,聚焦往後所有鏡頭,連道奇一員的小小郭要拿勝投,都擺脫不了與NY有關的宿命。



其實,若把視野拉大來看整部棒球史,就更有趣了。棒球從美國東岸拓荒到西部,再乘著船到東亞。紐約很早就有職棒隊,在20世紀前50餘年,它擁有3支職棒隊,超越目前任何一個城市。其中,布魯克林道奇隊後來搬家到洛杉磯,紐約巨人隊搬家到舊金山,又再次演繹了從東向西擴散的歷史軌跡。



而以台灣為主體來分析,棒球是日本殖民所帶來的外來品,80年代我們曾輸出選手到東瀛,等於回到師傅懷抱。如今,台灣更溯溪尋根,猶如鮭魚從茫茫大海回到家鄉產卵,回到了源頭美國,而且是順著原路反向回去,就像移民都是把洛杉磯當作入美第一站一樣,台灣棒球從洛杉磯上岸,一路抵達紐約。所以,「現代台灣棒球與美國」是通過洛城,抵達號稱棒球首都的大蘋果。這順序所顯示的歷史空間感,以及文化的動態流轉,不禁令人讚嘆。



而且,在紐約獨攬所有光環,洛杉磯偶有佳作下,台灣投手大聯盟首勝誕生在丹佛的事實,已經慢慢被遺忘,連當事人曹錦輝也選擇向LA邁進,或許下次當他對上大都會時,「台灣VS紐約」也會庇蔭他創造好成績。



總之,在MLB以城市記憶創造文化的操作下,台灣一路回流,最後漂亮地在紐約交接,我們確實抽中了上上籤。今日,台灣棒球嵌在最亮的一顆星上,靠著建仔,我們贏在紐約,靠著郭曹,我們也贏了紐約。



本文原載於2007.06.15 中國時報(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