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 Yahoo!奇摩運動網 2008/11/25

《換個腦袋想想看 系列之一》

看似正確的卻包藏錯誤邏輯,把結果當成原因解釋,只不過是聯盟只願意相信自己所「願意」相信的。

 

假使有對夫妻生了六個孩子,其中兩個不學好,被警察抓去判了死刑,於是父母大嘆:「其實生四個孩子才是合理的….」請問這社會該如何看待這父母?---說得對,但誰叫你多生了兩個?或說孩子都你生的,不好好養就算了,還在找似是而非的理由!請問哪一個有理?

 

明年的中華職棒剩下四隊,回到職棒元年的規模,這種後天性的肌力萎縮病症,事實上是一種腦部問題,卻被聯盟順勢引用成一種合理推斷。如果聯盟把答案當成了理由,那你的思維也就緊緊框住,只能在既有狀態中繼續鑽出更多自以為是的理由!

 

萎縮成四隊的理由很多,是因為打假球、是後段班無力回天、是總體經濟情況太爛、是球迷不再進場觀戰、是今年整個棒球成績叫人難以卒睹…..,一大堆的怪罪都把問題推給無嘴反駁的「外在因素」,卻絕對不是聯盟自己的問題。如果聯盟把檢討別人的力氣,挪一些能量檢視自己,多點虛心多點設想,你一定也會思考:「四隊,真的比較好嗎?」

 

有人以美國總人口除以大聯盟三十支球隊,以及日本總人口除以日職十二支球隊,來印證其實台灣只剩四隊是合乎人口比例的。如果以這種簡約的數學概念來推斷,我也會:假使中國有一天職業棒球發展順遂,將會是一個至少擁有130支職業球團的市場,如何,我是不是也變成專家了?這看似誇大不實的數字,肯定會遭到無情批判,那筆者要問了:為什麼中職的認定是對,而我依你的邏輯去算就是錯?顯然,中職的邏輯已經錯在先!

 

如果現存四隊是合理的,那這些年來的七隊或六隊規模(更別說還有個台灣大聯盟了)就相對是不合理,而今年宣布不玩的米迪亞暴龍和中信鯨豈不活該,誰叫你不衡量形勢硬要加入?反之,這兩隊若不退出,2009繼續保持六隊,你聯盟還會講四隊是合理這種話嗎?顯然不會,那你現有的認為究竟又是憑藉什麼呢?剩下四隊吃盡死掉隊伍的豆腐,至少這氛圍是存在的。

 

剩下四隊的規模,撇看所謂人氣旺不旺的問題,數量上已比MLB美聯東區還少一隊,打起來是枯燥無聊、對戰組合則是不斷重複、是毫無新鮮感與對抗張力的比賽,如果聯盟就這麼認命於四隊狀態,本身就是種墮落。因為剩下四隊是「結果」,卻變成他們解釋為「其實也不賴」的原因,這就是倒因為果,因果關係不分,是連檢討的勇氣都蕩然無存的態度使然。

 

職業球隊的數量,不是用總人口數去估算的簡單數學,而是考量當地的條件是否足以支持一個球隊為依據,這包括該區域的球迷、政府、企業、廣告主等多重因素衡量後的結果,是一種「總體棒球經濟學」的算計,如果評估當地有這市場,自然會有球隊立足,甚至不只一隊。誠然,美日台的棒球環境迥異,不能單純以現狀設定台灣應該有幾隊,但只有四隊的規模,委實太寒酸了,根本不配再稱棒球為國球了!

 

中職不該這麼認命,應該去構建一個起碼的球團數量,六隊絕對比四隊詭譎多變,八隊更棒,所以中職應努力維持六這個數字,去努力徵詢可能加入的財團,而不是放任球團說不玩就不玩,最起碼應先照應一聲,提前三個月也沒關係,以便聯盟去找尋新投資者,說走就走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無窮後患。

 

不景氣,對所有人來講都是猶如寒冬,但也是逆向操作求發展的大好機會,就看你以麼態度面對。中華職棒大可降低進入門檻,創造利於投資的環境,主動洽詢心目中的企業主,請他們成為第五及第六個球團金主,否則,四支現存球團只好在既有的支持者裡打滾,並不能擴大影響力,只是繼續消耗現有資源,對職棒長期發展只見壞處,不見好處!

 

如果你努力過,確實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新金主,你再告訴我「合理」一詞,聽得下。如果你就這麼接受現實,請你別再污衊「合理」這字眼,所有問題你就承擔吧,別再怪那些哩哩扣扣的外在因素了,那是聽不下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