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球季已近尾聲,聯盟行之有年的八三一洋將大限早就下片了,但中信鯨硬是二缺一,湊不到第三名洋投,有道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幾名本土投手又在此刻高掛免戰牌(郭李落枕,謝承勳傷勢不明,宋肇基更別提了),總教練林仲秋病急亂投醫,居然突發奇想,要求陣中明星游擊手鄭昌明臨時改練投手應急(也不問問鄭本人是否有意願,或掂掂其斤兩能否勝任),這種急就章軋「投」寸的調度方式,把鄭在鯨隊的角色,從當家吸票機降格成短期工讀生,思維之粗糙令人歎為觀止!更鮮的是,秋總的異想天開竟創造出一個有趣的子母分割畫面,讓鄭一人飾兩角,同時在場內和場外扮演中信鯨(金)的救難部隊(spin doctor),因為中信的最佳男主角鄭昌明,正巧是鯨隊母公司中國信託現金卡的廣告代言人!只不過這個點子/噱頭的背後,潛藏著太多「專業何在」的問號!

 


眾所週知,中信是一支兵多將廣,人才濟濟,內部競爭氣氛相當濃厚的球隊,照理說,即使洋將補不齊(上週又跑了一個羅薩),主力投手也相繼掛點,應該還有一窩屁股老黏在板凳上的本土投手堪用,何故動用野手來支援(外傳毫無出賽機會的內野手周正雄也在趕工改練側投)?豈不是擺明了鯨隊教練團已完全否定這批二線投手的能力?寧可找野手來當滅火員,也不願給他們機會!


兵法有云「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才具不足者,就是沒路用,留著幹嘛?乾脆請人家走路,順便撙節球隊開支;能用而不用,就是浪費人才,蹧踏他們的青春,索性放人家一馬,讓他們另覓明君擇主而侍!


鯨隊在下半季禮聘「率味全龍完成三連霸的總教練」徐生明出掌投手教練一職,本以為投手戰力從此可高枕無憂,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結果不如預期,還得勞駕中信之子鄭昌明出面收拾爛攤子,委實令人費解。因為,以徐總過去十年在球場的績效,以及專業的投球素養來看,萬不該提出或放任這種草率的決定付諸行動,莫非忠言逆耳,孤臣無力可回天,他說的話根本沒人鳥?


投手是頂級消耗品,一向比較容易受傷,在選手的身心狀況尚未完全調整好的狀況下,若鄭果真「因銜命出場亮相而導致受傷」,後果要由誰來承擔?舉個有名的例子,前大聯盟全壘打好手坎塞科(Jose Canseco)效命德州遊騎兵隊時,曾在球隊大幅落後且反攻無望之際,出於玩票性質,上場投了一局,雖然只是客串,卻把手搞傷了,導致那個球季提早泡湯,剩餘的賽程皆未上場,對球隊的票房和戰力,造成無可彌補的重傷害。


由於中信已無緣逐鹿今年的總冠軍賽,鄭昌明應該不會「帶賽」,步上坎塞科的後塵,問題的重點反倒是「鯨隊究竟怎麼了」,為何年年有把握,年年沒著落?這說來話長,可以出一本書………


中信從職棒八年入夥聯盟迄今,場外花邊新聞遠比場內投打表現勁爆,球員狀況頻傳,球團失望透頂(解散說幾度甚囂塵上),讓這支球隊的戲劇色彩雖濃得化不開,人氣指數卻老在大盤(聯盟的賣座數字)低檔徘徊,若非職棒大和解後,多了兩個爹不疼娘不愛,二奶生的魯肉腳(太陽和金剛)當墊背,鯨隊可是名副其實的CPBL萬年票房毒藥啊!


擁有全聯盟最華麗的教練團之鯨隊怎會淪落至此?答案就在問題裡面!中信高層不認真思考「如何正確且專業地好好經營職棒」,反而在延攬/安置球隊領導幹部的權力佈局/分工上動手腳,玩得太不像話,怎麼可能贏球?


報載,鯨隊有一名神祕兮兮的地下總教練躲在幕後,「間接參與」教練團的運作(據悉,該藏鏡人的主要職責係「隨時向高層打小報告」,其功能類似東廠錦衣衛),此君貴為棒壇大老,地位崇高不在話下,論輩份絕對在林仲秋和徐生明之上(唯姓氏不詳從未曝光),林、徐兩人的指揮權及自主性有沒有或會不會「因幽靈總教練的介入」而遭削減,外界無從知曉,但若加上現任首席教練寺岡孝(前俊國熊隊日籍總教練),當下的中信鯨共有四個總教練做伙打拼,聲勢浩大,規模嚇人,與母企業中信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交叉持股)遙相呼應,但整體戰力卻鴉鴉烏,不增反減,要怪誰?「把金融業短視近利的操作手法,活生生硬套在職棒經營上」的球團高層,顯然難辭其咎!


兩年前的世界杯成棒賽,台灣以地主之姿,射日克韓勇奪銅牌,振奮國人士氣,除讓職棒谷底回春,也造就不少明星球員,鄭昌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為鯨隊帶來很多新生代的年輕球迷,但中信球團並未有計劃地「重點栽培」鄭,反而把他當搖錢樹般濫用,任令他到處趕場拍廣告/接通告,外務多到無暇練球,致球技不進反退,攻守成績均慘不忍賭,還搞得一身傷(今年亞洲盃的正選陣容,恐怕沒他的份),教練團在此刻「落井下石」,要鄭昌明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改練投手,動機並不單純,似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挾鄭向高層心戰喊話的弦外之音,否則以秋總等人的專業才幹(深諳投打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豈容窮攪和惡搞),當不至於做出如此離譜的決定,其中必有蹊蹺,值得稍加解讀!


事件的爭議點緣自「無法及時補齊洋將缺額」,對母企業背景係金融財團(善於調頭寸,推廣現金卡不遺餘力,收取循環利息錙銖必較)的中信球團來說,簡直匪夷所思!同行的誠泰太陽隊,洋將戰力也極不穩定(從季初到季末,前前後後共有十六個來來去去,像觀光客般進進又出出),卻能力保三名洋和尚助陣的態勢於不墜(最後這三個也是趕在截止日前搞定),為何陪公子讀書的太陽做得到,誓言赴京考取狀元郎的中信對此沒輒?區區一個洋將,明明還有兩週的時間來準備,怎會來不及?更何況每逢八月,美國小聯盟各隊照例會進行人事整編,鐵定有不少足堪台灣使用的好手被砍頭,球員來源根本不成問題(兄弟象的風神,正是循這種模式,於九九年八月來到解散前的三商虎隊發展,他的實力如何就不用多說了),為何在八月的最後一個禮拜,中信領隊和秋總對「第三名洋將什麼時候報到」猶各執己見各說各話,讓媒體霧煞煞,不知該聽誰的?似乎球團內部的溝通問題出現極大的落差和障礙!


是球團高層對秋總的表現不爽,以「禁運」(Embargo)措施,懲罰秋總(不讓你吃太好)的差勁表現(敗軍之將,何敢言勇),為撤換總教練的秋後算帳大動作未雨綢繆預做準備,搶佔一個更有利的戰略制高點(反正他們早已洞燭機先部署良久,除了徐生明當現成的備位人選外,邇來又謠傳前總教練李來發可能復辟重掌兵符,橫豎不愁沒人,今年奪冠無望,明年捲土重來)?抑或,與高層互動不良的秋總,危機意識抬頭,自覺位子可能保不住了,不得不對外放話,祭出「鄭昌明擬改練投手」的怪招(拿鯨隊最值錢的球星當籌碼,策略性擺爛,要脅球團別玩過頭),創造議題尋求奧援,泡製恐怖平衡的效果?


球團急於整肅,秋總意欲反撲,一場激烈的權鬥,在檯面下悄然進行,從季初延燒到季後,這種「罔顧專業考量,營運焦點錯亂」的球隊,怎可能又憑什麼拿冠軍?鄭昌明比較累,他要扮演現金卡代言人,當球團的生財工具;又得應秋總一句戲言,隨時奉命兼差,上場打工當投手,做秋總的棋子,而這一切都只是財大氣粗中信球團伊於胡底的權力遊戲,與所謂的專業全然無關,球迷別太認真!


本文原載於TaiwanNews 2003.9.25~10.8第100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