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後,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民主、共產兩大集團壁壘分明,零星衝突不斷,劍拔弩張之勢可謂水火不容有你無我,而古巴飛彈危機、美國兵敗越南等冷戰案例,也如醍醐灌頂般,再三刺激敵對雙方的腎上腺素「打仗不能輸,打架也要贏」!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共產國家,對此霸權邏輯的體認尤其深,他們有一個共識:在無處可宣揚國威、凝聚全民士氣的情況下,傾全國之力發展體育,培養運動人才為國爭光乃統治者籠絡民心、收編民意的最重要手段。
對篤信和平主義的文明人而言,運動不僅可以強身,還會將骨子裏蠢蠢欲動的好戰精神給代謝掉,但對共產陣營來說,在世界各地的體育競賽場合攻城掠地,包辦大小獎牌,是展示國力、壓制美帝氣焰的不二法門!君不見當年的東歐共產國家,奧運奪金如啖家常便飯般輕而易舉的王者之尊嗎?身為無產階級專政大家庭一份子的中國自無法例外!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國家同樣發展體育,但目的與結果卻大相逕庭。前者的體育成就與經濟發展永遠成正比(因為搞體育要花錢,而有錢向來好辦事),所以體育強國總不脫美、英、法、德、日等高度已開發國家,其他弱國只有「陪公子讀書」的份兒。但共產國家就不同了,體育是為了發揚民族主義,一切以滿足國家精神利益為前提,選手為國效勞風光奪牌乃天經地義的事,獎金?那是走資派的迷魂湯,碰不得!各自選邊站的海峽兩岸,正是在如此錯綜複雜的全球政經體系下,分裂出「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看似貌合神離,實乃殊途同歸」的體育路線。
因為早期的台灣,與共產國家沒兩樣,也是體育民族主義的鼓吹者和受益人。
從紅葉少棒打敗日本開始,三級棒球相繼在美國新大陸耀武揚威,小球員的「超人」表現,為後「排我納匪」(1971年北京政權被聯合國正名成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致台北官方忿而主動求去)時代的台灣,帶來撫慰受創民心的神奇效果,但也不幸地淪為政府「將計就計轉移焦點,遂其政策催眠目的」的工具。
因為國民黨遷台後,根本無心發展體育,成天只想著「反攻大陸,消滅共匪」,百分之九十的政府預算幾乎都花在「窮兵黷武,收買友邦」的國防外交事務上,因此這批小球員並非政府有遠見、有計劃地栽培出來,而是依土法煉鋼的方式,自立自強誤打誤撞,自行闖出一片天,又適巧當時我國外交孤立無援,人心脆弱不堪,少棒神話無異於一劑強心針,政府便見獵心喜,「強制」接收棒球小將所帶來的正面效應,但並未就此真正重視棒球。
1976年蒙特婁奧運,由紀政率領的奧運代表團,硬生生地被加拿大杜魯道政府阻擋在美加邊境,不得其門而入,此舉自然激怒台北當局,並繼聯合國席位之爭後,再度棄守國際奧運組織。在與國際體壇隔絕期間,自己關在家裏玩起瓊斯盃籃球賽,籃運便順勢興起,棒運反倒自此沉淪,而在這幾年的空窗期,籃球國手不知不覺地接下棒球小將的神聖使命,繼續扮演撫慰人心的角色,打出一波又一波的好球,當年瓊斯盃萬人空巷的盛況,許多老球皮至今仍津津樂道。
但同時間的北京政府,已開始有計劃地栽培體育選手,並重點發展有望奪牌的強項(如桌球、體操及跳水等),為日後數十年奠定良好的基礎,80年代的中國,正式重返國際體壇,在諸多體育賽事遙遙領先對手,不但吃定全亞洲,連奧運成績也嚇嚇叫,較之西方列強亦毫不遜色。
但自中華體育館遭祝融肆虐後,籃運即開始沒落,而為了能重返國際體壇,國民黨政府又百般無奈矮化自己,以不倫不類的「Chinese Taipei」梅花旗名義,重新在國際舞台露臉。1982年漢城世界盃成棒賽我隊勇奪季軍後,沈寂多年的棒球風潮再現:1984年奧運示範賽摘下銅牌;隨後二郭一莊紅透日本;1987年亞洲盃成棒賽連克日韓獨佔金牌;1990年中華職棒誓師成立,棒運邁向另一個嶄新的里程碑;1992年奧運棒球擄獲銀牌,將棒運氣勢推向最高峰。反觀其間的籃運,則一片鴉鴉烏,非但常被傳統宿敵日韓戲侮,更屢遭人高馬大中國巨漢羞辱,孺子不可教至此地步,球迷紛掩面絕塵而去!
但1996年爆發職棒簽賭事件,棒運又進入黑暗期,與此同時「中華職籃」建制化,籃運再度復甦,適時接棒演出,填補棒球低潮期。惜1999年職籃封館,籃運又開始走下坡,隨後籃協主導國手大換血失敗,更將籃運盪到谷底。時光來到2001年世界盃棒球賽,台灣在陳金鋒的雙響砲加持下,於季軍賽射日成功,喜獲銅牌,國內棒運行腳至此,總算再度回春!
回顧這廿多年來的台灣體壇,棒球與籃球一直像翹翹板似的,此上彼下亦敵(競爭對手)亦友(難兄難弟),始終未能同時大放異采,一方面或因大環境宿命使然,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從來不重視體育」,以及,大多數人民鄙視體育工作者,造成運動產業這塊大餅無法做大,只能靠民間「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籃球是國民黨戰敗遷台所帶來的紀念品,本質上即屬「外來」運動,但因易學好懂,場地限制不大,推廣成本又低廉,政府自樂於配合,很容易在台灣這塊彈丸之地盛行,只不過,被體育民族主義的迷思摜壞了的台灣球迷,常以國際賽成績是否符合所謂的國人期望,來決定球類運動項目在自己心目中的優先序位,而無可諱言的,乏善可陳的籃球早就被棒球給徹底比下去了,因此,台灣籃運的式微,並不讓人意外。
與台灣草根泥香全然無涉的籃球,遲早終將反彈回對岸(新浪隊曾順應潮流「回歸祖國」,加入中國甲A職籃,惜水土不服又黯然返台)。但棒球是我們扎根最深、最本土化、民意基礎最雄厚的庶民運動,也是極少數具有高國際能見度的國家運動,政府實應花更多的資源,挹注在棒運上。
籃球回歸中國的同時,中國籃運史上最閃亮的一顆熠熠巨星,正以泰山壓頂劇力萬鈞之姿,空降美國休士頓火箭隊,在NBA創造出史無前例的華人市場話題/價值,全球華人為這名七呎六吋的東方彪形大漢瘋狂,他以矯捷的身手,穿梭黑塔密佈的NBA叢林,縱橫禁區觸籃取分,為全球化佈局的NBA行銷模式寫下亮麗的新頁,連台灣媒體亦趨之若鶩,甘為其馬前卒,幫閒似的大力書寫姚明神蹟。而與此同時,戮力拓展國際市場的MLB當局,也在台灣挖掘到「揮棒迅如閃電,力量不輸老外」的長打好手陳金鋒,卻未見本地傳媒泡製類如姚明熱的金鋒傳奇,胳膊向外彎,不拉拔自己人的心態可議之至!
陳金鋒於1999年開展其挑戰大聯盟之旅的職棒生涯,彼刻也是職棒受賭災傷害最深,國內棒壇最低潮的時候。他行色匆匆低調赴美,未得到眾人的祝福,奮鬥了五年,也得不到家鄉父老的全力支持,上下大聯盟期間,又備受國內傳媒冷潮熱諷,只有在重要的國際賽事才又想起他的不可或缺性,不斷召喚他回國參戰,為國效忠捨他其誰…反觀姚明,當中國決定放他走之後,即有計劃地將他推銷到美國,一方面宣揚國威,另方面賺取外匯,在政府全力支持下,人民當然義無反顧全力挺姚到底,讓中國面子、裏子雙贏。
相對於姚明的走路有風,在金鋒明年可望立足大聯盟發光發熱之際,國內媒體加諸於他的差別待遇,就叫人不平了!人家對岸打的是團體戰,咱金鋒卻只能默默一人孤軍奮鬥!諷刺的是,中國人民不但挺姚明,對金鋒的關愛也不輸給台灣人,道奇3A球隊Las Vegas 51區隊的網路討論區,還曾為了爭辯金鋒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而吵得不可開交,迫使球隊不得不把討論區關閉,正是中國人「統戰技倆」無遠弗屆的最好證明。
而姚明在NBA刮起的一陣旋風,已成功地替華人在競爭激烈的美國職業運動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姚明之後,必有更多好手絡繹於途前仆後繼前往美國淘金,一股華人新勢力正在傲視全球運動產業的美國興起,台灣會在這一波大浪潮中缺席嗎?在MLB道奇隊奮鬥的台灣之子陳金鋒,正扮演開創者的角色,他也是台灣棒壇未來能否邁向更高層次的最重要關鍵性人物,只可惜相對於姚明,咱政府、民間及媒體的態度冷漠無比,絲毫不知金鋒正在用他的球棒和POWER寫歷史,兩岸數十年來嚷擾不休,台灣在「該競爭,且必勝」的地方「不競爭,豎白旗」,坐視自己的優勢不斷流失,使比賽雖尚未結束,但雙方比數又被拉開一大截,這是誰的錯?
過去全球均以美國統率的西方價值觀馬首是瞻,西方文化不斷滲入亞洲,但姚明的崛起卻為西方文化帶來反向的衝擊及全新的視野。在政治上,中國展現了國力的象徵,在經濟上,厲行開放政策的中國,也成功地與西方資本主義結合,將天賦異秉的選手逆輸出至美國,這意謂著全球運動好手出口至美國已是不可抵擋的趨勢,未來勢必有更多的台灣選手跟進,我們非但不應該阻擋,還應有計劃地借力使力,充份利用這個契機,將我國棒運水準向上提昇至另一個更高的全球化層次,這是弭平「我國與其他棒球強權既存實力差距」的絕佳機會!
中國棒球選手王超在2000年加盟西雅圖水手隊,這預示著大聯盟勢力已深入中國,兩岸的籃球賽早分出勝負,現在連棒球的差距也逐漸縮小,若我們仍持續畫地自限,在華人世界怎會有競爭力?遲早被三振出局!果真如此,民族主義的贏家必統合全球華人,則台灣主權恐將從世界版圖蒸發,我們能不慎乎?
本文原載於TaiwanNews 2003.11.6~2003.11.19第106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