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美小聯盟好手羅錦龍赴美之後,不但球技進步,體格也突飛猛進,身高直逼兩米大關,體重也即將破百,才19歲、前途無可限量的他,明年就要正式從1A出發了!這種高度不但在國內棒壇傲視群雄,美國小聯盟球員也很難比得上他,不斷發育的生長激素,已讓他的肌肉逐漸成形,洛磯球團甚至認為,「如果一切順利,說不定20歲就能登上大聯盟了」,另一個發光發熱的台灣球星即將升起!以他的身材,當年其實很可能被抓去打籃球,還好他做了正確的選擇,要不然現在的他,了不起只不過是另一個超級籃賽(SBL)的田壘罷了!

 


國人過去一直有一個狹隘的觀念,高個子去打籃球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殊不知,長得高固然在籃球場上佔便宜,但其他運動就沒有高度的優勢嗎?看看六呎十吋的Randy Johnson站在投手丘上,投出的球像從二樓丟下來一樣,把打者吃得死死的,就是最好的例子,羅錦龍帶給我國體壇一個全新的衝擊,長人是不是應該持續往籃球場裡送?


過去國內青棒球員的身材都不特別突出,近幾年也只有羅錦龍一人鶴立雞群,很少見到身高超過185公分的球員,但今年高中棒球聯賽「天龍球員」特別多,185公分以上的球員就有15人(其中有五人超過190),這是聯賽首見,也讓大家對台灣棒運的未來更加期待。譬如身高193公分的東農投手潘元駿,由於自小就高人一等,對籃球格外有興趣(這一向是社會和選手本身的通病),棒球被他列為拒絕往來戶,但和他同村的東農總教練陳執信(前時報鷹當家捕手),從來沒有放棄琢磨璞玉的希望,四年前便開始將他帶在身邊接觸棒球,慢慢改變他的想法,終於在日前登上投手丘,亮麗的表現讓陳執信多年的堅持獲得回報。


我國籃壇自從中華體育館遭祝融之災後,開始一落千丈,國際賽事每下愈況,當年瓊斯盃的熱潮已不復見,雖然8年前CBA職籃開打,曾讓籃壇人士重燃希望,但搞了五年最終仍草草收場。最近開打的SBL目前看來也成不了什麼氣候,只是關起門來在自己家裡玩爽的!猶記得20年前那一批好手,平均身高不過182左右,卻能在瓊斯盃與列強抗衡(和日韓兩國交手無數次皆是場場令人難忘的經典之作),但現在呢?國手平均身高已拉拔到190,身材更勝於以往,但近幾年來戰績實在慘不忍睹,當年與我們伯仲之間的南韓,早已把台灣遠遠甩在後面,想贏中國更是門兒都沒有,連昔日吳下阿蒙的西亞各國都已爬到我們頭上來了!

日前中華體育館又上了報紙(因債務清償問題,一拖15年,早淪為廢墟),命運坎坷的它,最近拍賣又遭流標,真是連老天爺都不幫忙!


籃球衰敗的原因有很多,問題是,國內人力、財力的資源有限,我們到底還要不要持續重點發展籃球?籃球很明顯的是長人的世界,大個子永遠吃定小個子,國內幾個新生代的招牌籃球員,長到200公分又怎樣?頂多只能在NBA打打小前鋒而已!我們這些花拳繡腿的寶貝明星一出國就露了餡兒,連亞洲都走不出去,要如何迎向世界?我們過去就贏不了人家,未來更不可能,何況有愈來愈多的開發中國家(如中東各國)投入籃球,東西方身材的先天差距只會讓我們相形見絀!別忘了,NBA是黑人主宰的世界,黑人才是籃壇的唯一強權,他們的老祖宗在非洲,要是那些政經不穩定的非洲落後國家也及起直追,讓鎮日與飢荒、疾病、貧窮和戰火搏鬥的天生好手們稍微磨練一下,他們的肌耐力不遜美國黑人,爆發力更不在話下,那才是正港的野獸派球風(像非洲裔的Olajuwon和Mutombo在NBA籃下所展示的叢林法則那樣),要是真讓他們玩起來,假以時日,連美國夢幻隊都得靠邊站,咱的籃球哪有啥搞頭!


因此資源必須有效集中運用,所有團體球類運動中,只有棒球才是我們的強項,也是唯一足以與國際列強抗衡的運動,假使陳信安、田壘等人能夠投入棒球,成就絕不會在籃球之下,要知道,運動神經發達的人,什麼球都能玩,美國過去多的是職業雙棲、甚至三棲明星。陳信安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好手,還是打不開NBA的大門,要是當初選擇棒球,說不定現已在大聯盟揚眉吐氣了(據說,陳信安在左訓中心時,曾以玩票性質練棒球,從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隨便投了幾球,球速就超過120公里,這就是標準的天生好手)!只可惜國內籃壇沒舞台讓他發揮,也沒有好的環境培養他,讓他無法更上一層樓,轉練棒球又太老了,好好一個運動奇才就這樣被浪費掉,對個人、對國家都是難以彌補的重大損失!


儘管如此,部份泛「籃」軍仍執迷不悟,誤以為HBL的熱鬧滾滾(表面上後繼有人,看起來希望無窮)會讓籃運起死回生,殊不知這才是籃球衰敗的致命傷!HBL本屬跨校聯誼派對性質,卻被窮極無聊的媒體大火快炒,過度包裝,神化一批批「偶像級白馬王子」,製造許多校園追星族,讓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中球員自命不凡,不求上進,只能在島內擺擺Pose,唬唬「迷戀帥哥,滿場尖叫」的思春小女生,一遇到老外就個個成了軟腳蝦!


當然,除了綜藝化、影劇化的HBL唱衰籃運外,另一個讓籃壇積弱不振的罪魁禍首是,NBA的大舉入侵。


其實NBA進口台灣「悶燒」已逾20年,但在喬丹大帝席捲全球前並未達到高峰,等到大家的胃口被NBA的華麗球風養大後,CBA職籃才正式開打,因層級差距不止千里,CBA很難號召看門道的球迷,雖說癩痢頭的孩子還是自己的好,但CBA自己不爭氣,成天搞內鬥,憑什麼讓球迷相挺?CBA垮了之後,NBA長驅直入,變相「本土化」,籃運怎起得來?


棒球就不同了,當大家對MLB的認知仍很模糊時,1990年CPBL開打,職棒隨即成為家喻戶曉的全民運動,而MLB還是拜野茂英雄遠征美國後,才獲得球迷的青睞,加上台灣棒球有「七十年代的三級棒球神話,八十年代的世界五強,以及92年的奧運銀牌」等光環加持,遠非籃球可比擬,雖然整體實力與美日列強相較,仍有一段距離,但和籃球比起來,其間的落差小得多了(曾在國際賽擊退美日國家隊,也勝過古巴,而台灣的籃球國手連美國單一大學校隊都贏不了),棒球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也因此高於籃球。


此外,MLB和NBA的對台策略大異其趣也影響棒籃的消長。


他們每年都會派人來台灣,不同的是,NBA是來做市場行銷,要把白花花的鈔票運回美國(台灣的NBA分公司早就開張了);MLB來的都是球探和經紀人,是要想辦法將有潛力的選手帶回美國。可見我們能站上檯面的運動員還是只有棒球,唯有把好的人才往棒球場送,讓人盡其才,適得其所,台灣的球員才有全球性的出路;硬要將高個子推到籃下,只會受盡西方列強羞辱!


最近MLB已將魔爪伸向中國,除了著眼於未來的全球化佈局,無法排除潛力無窮的中國市場外,就是相準那邊有源源不絕的人才!因此棒球正式邁向全世界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從中國隊在亞錦賽進步的幅度就可窺知一二),若咱的「落腳仔」還是一窩蜂爭先恐後往籃球場跑,在下一波的棒球全球化浪潮中必定被中國迎頭趕上,那就得不償失了,就這一點來說,日本人就比咱聰明多了!


試問,咱還記得日本男籃隊的驍勇善戰嗎?他們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被大家給遺忘了!道理很簡單,日本人早已發現「籃球有一道永遠無法超越的限制」,有中國在,頂多爭個亞洲第二,根本沒搞頭!他們漸漸放棄籃球(國際賽的成績 和台灣半斤八兩,好不到哪裡去),將資源集中在有希望的項目上,所以近十年來,除了鞏固棒球外,也積極發展足球,J League的蓬勃發展和2002世足賽進入前16強,就是資源重新分配後獲得正面回饋的最好證明。我國要不要發展足球是另一項嚴肅的課題,但日本對體育做有計劃的重點出擊,難道不值得我們「有為者亦若是」加以學習嗎?


我們不是反對籃球(社會仍應多元化發展,籃球還是可以繼續玩下去),只是主張重新定位籃球的戰略價值為「全民休閒運動的主流項目」,反對沒有希望的籃球「消耗太多行政資源,下太多無謂的技術功夫」!台灣只是一個小島國,不必在國際體壇上肖想媲美世界列強,什麼都想分一杯羹!全球已進入專業分工時代,體壇也難自絕其外,想想看,要是國內籃球好手及早「大徹大悟,棄籃就棒」,職棒將因好手倍增,促成良性循環,讓競爭更激烈,水準大幅提昇後,說不定咱早就重返奧運了,不必乾等十二年,還打得緊張兮兮地!


本文原載於TaiwanNews 2003.12.11~12.24第111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