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狼來了」的寓言告訴我們,一個「虛構」的故事(本質上與白賊話無異),終將因週遭相關人物的疑心病發作及新鮮感不再,失去聚焦的價值,淪為空谷跫音的無力吶喊,而危機卻常在「被玩笑開慣了的援軍,已如老僧入定般按兵不動,拒絕前往搭救」後現身,但牧童在野狼吞噬羔羊時所發出的驚恐嚎叫,只能喚回山腳下農夫間歇揚起的陣陣幹譙聲。

 


謊言使人迷醉,真相帶來難堪,類似情境正不斷在現實世界重演,對台灣球迷而言,洛杉磯道奇就是複製箇中「文本」的高手。


連續三年被拔擢至大聯盟「隨隊見習」的陳金鋒,正如同前兩年那樣,依舊枯坐休息室一隅,靜候總教練差遣,這齣老戲碼除上檔日期「逐年提前」(02年是季末,03在季中,今年換季初)略有差異外,內容幾千篇一律了無新意,令人看了不忍卒睹好生厭煩!


牧羊者道奇再三以施恩者之姿,向扮成莊稼漢的台灣媒體放話「願給金鋒機會」,但金鋒就像一隻飢腸轆轆卻無處覓食的惡狼,總是被迫無精打采地瑟縮於「活似羊群,卻遠在千里之遙」的球迷外,默默等待上場攻擊的契機。


沒有人知道金鋒什麼時候會揮舞手中的大棒子「破繭而出,撕裂僵局」,向大家證明他確有「立足大聯盟,震懾諸對手」的本事,眼前他只能潛沈下來,將一身的戰慄功「暫且按下不表」,先當個忍者龜,笑罵隨你便,再伺機奮起,履勘滿地的碎鏡片!因為已經有不少人對他投以不信任的目光,美國如此,台灣更多!


這是福爾摩沙文化「從來不知自信與互信為何物」的劣根性使然!我們總是蜷伏在「高度自我懷疑,彼此相互猜忌」的心理黑洞,透過窄緊的縫隙,同時打量自己和評判他人。也因為大家皆習於用負面的視野「就地取材」,拷貝「既有的」媒體觀點,或「現存的」歷史餘緒,並賴以建立自身的價值體系,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覺及誤解,便在群己之間的權力關係裡橫行無阻,滋生無窮盡的思想衝突和社會爭端,讓台灣老是處在「不懂自我反省,只會鞭笞他人」的制式語言暴力底下(其中最墯落的表徵莫過於政客惺惺作態的乖謬示範),而五花八門的各類「台灣第一」虛銜,更常因此遭大做文章,成為被仔細檢驗的對象,頂著「第一個躍登大聯盟的台灣選手」光寰之金鋒,即備受煎熬,飽嚐「高處不勝寒,愈想愈悲涼」之苦。


但咱在訕笑金鋒進出大聯盟的坎坷際遇時,似乎忘了向來寡言的他,兀自拉長身影,踽踽獨行於異鄉陌路的背後,揹負著多少「台灣棒球的共業和原罪」?


其一是:自少棒英雄(他是台南善化國少1990年橫掃威廉波特稱王的第一棒開路先鋒中外野手)起,即如胎記般鎸刻心底的「國家榮譽」烙印,始終抹滅不去!影響他最大的是,01年世棒賽前,他風塵僕僕自「素有大聯盟先修班之稱」的亞歷桑納秋季聯盟(Arizona Fall League)兼程返國,為台灣的主場優勢加持,助國家隊摘下銅牌的壯舉!因為他付出的代價是,痛失聯盟全壘打王的榮銜!其時,他正以七支紅不讓領先AFL 群雄(南韓的崔熙涉在前一年拿到此聯盟的全壘打王時,也不過才打出六支而已),而球季只打到一半,若他克竟全功,應可順利掄元,為他的明日之星光芒,增添幾分色彩,只可惜咱太需要他了,他不回來都不行!


此外,當時表現沒他好的隊友辛斯克(Eric Hinsk),也在AFL球季結束後,從奧克蘭運動家被交易至多倫多藍鳥,並站穩先發腳步,還一舉拿下02年的美聯新人王獎座,思及這種「犧牲」,金鋒能無憾乎?


更早以前,亦即99年的亞錦賽,金鋒也是為了幫台灣爭奪雪梨奧運的參賽權,提早結束加州聯盟的球季賽,脫隊趕赴漢城與國家隊會師,並因此以一支之差,與聯盟的全壘打王失之交臂,而該屆亞錦賽也是金鋒職棒生涯「唯一紅不讓掛蛋」的賽事。


其二是:金鋒最受美國球探及球評詰難的兩大缺點「選球不佳」及「守備太遜」,又何嘗不是台灣棒球的普遍性通病?廿一歲以前的金鋒,是在「閉關自守,土法煉鋼」的棒球環境中成長,他犯的錯是台灣棒球的共同罩門,而其責任歸屬應落在三級棒球教練的身上,而非金鋒本人,但金鋒已用其「受難經驗」,獨力扛起這具大黑鍋,其他人則拍拍屁股蹺腳涼快去,公平與否不言可喻!


金鋒已在美國盡力改善他的缺失,猶被山姆大叔嗤之以鼻,CPBL的職棒明星(彭政閔例外)該怎麼辦?陳致遠的臂力、張泰山的守備和謝佳賢的老K秀,如何讓咱開口要金鋒倦鳥歸巢「義無反顧,回來一起墯落」?這是多不道德的「心戰喊話」!


台灣棒球長久以來「重投輕捕」,「棄快速球就變化球」,「重力量輕速度」以及「重打擊輕守備」等陳年病灶,讓「年輕時未練好基本動作」的金鋒,在美國飽受屈辱,除了靠天份和努力,自行闖出一片天之外,咱還能給他什麼?幾乎啥都沒有!

他帶給我們那麼多的榮耀、刺激和快樂,而咱能回饋給他的竟然只有「永無止盡的奚落」,豈僅無情而已,簡直冷血到極點!


過去五年,金鋒在小聯盟總共敲出111發全壘打,台灣的記者和球迷,除了極少數有幸身歷其境外,有多少人親眼看過金鋒的豪打風采?若台灣的棒球體制尚無法成熟到「能像日本那樣,可自行培養出如鈴木一朗和松井秀喜等大聯盟級的即戰力好手」,那咱媒體就有義務播放「金鋒等人在小聯盟的比賽」(實況或錄影在所不問),讓球迷開開眼界,見識一下小聯盟的球賽風貌,提升國際化的職棒視野,而不是成天儘空想「CPBL某隊幾連霸」的井蛙幻覺,只可惜因咱媒體沒有這種格局,咱球迷自然也沒這份福氣!


無論出於自願或被動,在「台灣」當「第一」總是要承受許多「道德策略的選擇風險」。總統大選史上的「第一槍」砰然聲響後,落敗的一方即滿腹委屈地情緒性指控「受害者」,蓄意「自導自演做悲情訴求,故佈疑陣以轉移焦點」,完全忘了在「勝選至上」的前提下,若「不巧」反過來,換成他們是「中彈輕傷的苦主」,有沒有可能也「將計就計,因勢利導」一番,逆向運作最後一夜的選票走向呢?應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因為對決的雙方,都是老謀深算的鬥爭高手,論操盤功力恐怕誰也不輸誰!


而相較於金鋒始終打不出「第一支安打」的孤寂,阿扁的爭議更有口難言,因為「槍擊效應」的具體影響,根本無法透過明確的「量化」加以評估,不似棒球場上所有攻守表現,皆可「唯數字做依據」那麼客觀!


所幸,法國名儒傅柯在批判詮釋學的「後結構主義」論述中,曾為金鋒和阿扁開了一扇「沈默是金,無可奉告」的善門,幫他倆的「不獲諒解」適時解套。傅柯說,當一個人「愈想解釋」的時候,也會愈接近「一切解釋皆告消融殆盡,甚且無力回頭,最終連解釋者本身也一起消失」的危險區域。之所以如此的兩個主要基本原則是:首先,若解釋本身會「沒完沒了」,是因為它根本「沒啥可解釋的」;其二,因實際上「所有事情皆已被解釋過了」,所以也沒啥可解釋的。


「狼來了」的童話續集是不須多費唇舌解釋的,因為惡狼金鋒遲早會像王貞治那樣,在一軍初上陣的前廿幾個打席均摃龜後所敲出的「第一支大聯盟安打」即是他賴以成名的「紅不讓」,並順勢把所有球迷的疑慮都吃掉!


本文原載於Taiwan News 2004.4.22~5.5 第130期(李祖杰/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