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是依「內外」二分法進行的運動:球場分內野和外野;打出去的球有界內和界外之分;選手也分投手及野手;野手又分內野手及外野手。若續以「內外分明」這項基本特質為觀察面向,審視雅典奧運棒球熱所衍生的種種話題和現象,會挖掘出更多同屬「內外對立」的類似例子,對奧運過後的棒壇大環境或將有所衝擊,值得加以注意。

 


先從場「內」談起吧。


國家隊出師不利,首役慘遭加拿大完封,除打擊不振外,高達四次的失誤,也讓球迷耿耿於懷,其中最離譜的是,一記游擊上空的高飛必死球被左搖右晃的鄭兆行給漏掉了,徐生明的說法是,球場風太大,造成球的落點飄忽不定難以掌握,姑且不論何以加國沒此困擾,先就球場本身的天然條件而言,這樣的硬體情報(如高溫炙人等),早在賽前有關單位即已知悉,何不提前佈局加以因應?


甫摘下歐足賽冠軍的希臘,堪稱棒球沙漠,連國家隊的組訓都得仰賴沾親帶故的美國佬支援,對棒球賽的熱衷程度就甭提了,但因係東道主,他們非強迫自己蓋座勉強像樣的棒球場,逼來客將就將就,以便敷衍國際奧會不可,在這種情況下,週遭相關設施的專業考量怎可能好到哪裡?鄰海興建的球場能免於強風的威脅才怪!問題是,急欲標榜海洋文化立國的福爾摩沙美麗島,應該也找得到情境近乎雷同的地方吧,棒協何不未雨綢繆稍做規劃,在行前多加演練,強化此項戰力呢?難道他們已經忘了,國家隊因內野手處理高飛必死球不當而導致輸球的前車之鑒所在多有之歷史教訓?莫非他們渾然不覺,這個「內」在的隱憂極可能藉奧運再次反撲,不斷刺傷所有球迷的痛?


看來往後這幾天,雅典狂風還是會讓大夥兒提心吊膽忍受國家隊眾英豪表演跌跌撞撞前仰後俯的特技。


但為了防微杜漸永絕後患,在此還是建議政府儘速撥款,在素有「風櫃」之稱的澎湖地區修築一座「露天」的標準棒球場,一方面根治各級國手遇風則慌的宿疾,另方面協助偏遠地區發展棒運,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何樂而不為,須知當地的講美國小在幫台灣贏得世界軟式少棒賽冠軍之餘,曾慨歎資源不足有功無賞,令人聞之鼻酸,在棒球熱呈星火燎原之勢的此刻,是到了該乘風進場,推動棒運全國化,無分南北城鄉的時候了。


此外,當國「內」好手與旅「外」菁英合而為一,組成號稱史上最強的國家隊後,無論對棒球「內」行或「外」行的人皆知道,國家隊在海「外」苦戰時,國「內」球迷也會瘋狂投入越洋加油,在室「內」看電視的人與擠到戶「外」爭睹轉播的群眾必連成一氣,共同為國家隊的勝負榮辱吶喊嘆息,便宜了「平日對體育活動漠不關心」的無線電視台大賺廣告費,而這正是下週的話題,敬請期待。


本文原載於新台灣 2004.8.21~8.27第439期(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