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Taiwan News 332期 2008/3/6(黃冠雄/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在王建民於熱身賽首度登版後,台灣球迷也將跟著他調整、慢慢重回「球場」。那二月中才剛結束的不愉快仲裁,似乎馬上被拋到腦後,大家都想盡快享受精彩好球。

不過,若還原當時真相,從台灣球迷的討論看來,大部分王的粉絲都有點不諒解洋基,不太接受「洋基可花費總預算近兩億美金來給付選手薪水,卻不願多給王牌投手的建仔區區六十萬元」,搞得大家形同撕破臉,一起上仲裁庭見真章。

其實,從這個思維可以看出球迷心目中的「棒球觀」,仍停留在台灣棒球獨有的「人情與世故兼具」之投機層面。

話說建仔球迷大都不在紐約現場,也並非正統的大聯盟球迷,是被台灣媒體的二手傳播所餵食養大的。而台媒在這數年內密集泡製出「洋基與王是情義的結合,彼此有如父子之恩」的假相,忽略了雙方的關係仍存有互利共生的商業本質,絕非僅止於人情一面。於是乎,被誤導的球迷便率爾隨之起舞,兀自建構心中既有的預設立場,甚至片面地以此角度「單向解讀」洋基的調薪態度,進而覺得洋基很「絕情」。

為何如此?其實說穿了也沒什麼,台媒只是忠實呈現台灣社會慣用的共同法則:凡事講人情,所以連記者報導「國外」新聞也是從人情面出發。

比方說,選舉時,一堆人如基層鄰里長等,總是藉故開溜不敢表態,紛紛去避風頭,因為大家都可感受到,無須在此敏感時刻多言。而棒球的人情包袱就更沈重了,連已到美國闖蕩的旅外球星還是得繼續背著,例如,剛轉至皇家隊的曹錦輝最近即表示,他對前東家道奇隊在他手痛時仍要他上場「頗感不滿」,這是美式的「沒人情味」,所以曹在換隊後也馬上開砲了!但在美國數個球團都高度懷疑曹當初手傷是來自於「高中時期被過度使用」,曹對此卻未曾有過回應,在公開場合,依舊滿口感謝高中教練。

似乎「人情」兩字在這社會已被廣泛誤用和濫用,導致大家都不敢講真話,深怕被扣上「不懂飲水思源,忘恩負義、數典忘祖或過河拆橋」等大帽子,但真相其實是,講人情就是講表面上的場面話,就是儘說些無關痛癢且言不及義甚至不知所云的政治語彙,總之不是滿口仁義道德溫良恭儉讓,就是八面玲瓏地採取等距外交,不得罪任何一方。人情的本質就是如此虛偽,但台灣棒球的小圈子,硬是無法脫離「人情法則」。

然而,台灣人也是世故的,對「錢」尤其如此。台灣人兼具「人情與世故」的雙重性格,在棒壇的最佳範例就是,職棒球團對選手的選擇性運用。

當急功近利的球團要球員拼命時,就會大打人情牌,告知選手「若無職棒,何以維生,哪有飯吃」,所以大家要帶傷上陣,用意志力為球隊拚命;但要調薪時,球團就換上另一張世故的臉,斤斤計較起球員的小瑕疵,忘了球員的搏命相挺。
老是翻來覆去的結果,真不知其原則究何在?莫非他們的原則是有選擇性的,會挑合適的時機,找出他們最有利的做法?

更深入來說,也是台灣人的台灣球迷也有其世故的一面,也會看場合「變臉」。

台灣球迷經常視「現代民主社會的法治觀念於無物」,只會一相情願地倚重人情,所以在台媒的帶動唱下,大家都認為洋基必將「善待」建仔,一旦希望落空,球迷的世故癖就又犯了,情緒化反應立刻出籠,忘了自己這三年來對洋基的死忠,轉而批判起洋基的小氣。其實一切都是在商言商,洋基並沒有錯,他們付給建仔的價碼完全符合市場行情,並因此在仲裁庭上獲勝,「法治」制度既已判定建仔輸了,球迷何不順勢卸下「人情偽裝」,欣然接受呢? 

台灣何其有幸,可以出產世界級的棒球好手,統率球迷與全球化的潮流接軌,大家應藉此良機修正謬誤的想法,並掙脫人情的枷鎖與世故的鐐鏈,一起隨建仔快速升級,否則有朝一日建仔果真如願從洋基手上弄到一紙數千萬美元的複數年合約時,誰不是又要一面倒地來歌頌洋基的英明偉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nhittables 的頭像
    unhittables

    ◆邊邊角角棒球論壇◆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