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原刊載於 新新聞周刊 1264期 2011/5/25

中華職棒二十年吹起一股旅美回歸風陳鏞基、郭嚴文、增菘瑋及鄭錡鴻等人分別加入國內球團使得今年中職旅美歸巢的人數創下歷年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過去陳金鋒、曹錦輝這些風光入團大聯盟等級球員,今年除了陳鏞基之外,這些返鄉加盟中職的球員,都是低調隊。雖然這些球員的名氣與等級不如陳金鋒和曹錦輝,但是他們可都是美職球團的期待潛力股,只可惜大多數都是因為受傷的關係,導致無法一圓大聯盟的美夢。

 

也許球迷們會質疑,挑戰大聯盟到底有多難?

 

自從陳金鋒成功登上大聯盟後,灣民眾對美國職棒開始有了逐步的認識到王建民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灣球員不再懼怕前往遙遠的太平洋彼岸,挑戰棒球的最高殿堂。因此,近十年來,灣旅美尋夢球員已經默默突破五十人大關,只不過,就算有如此多球員鼓起勇氣遠走他鄉,至今也僅六人成功站上大聯盟的舞台,成功率勉強突破一成。其成功率之低,反映出灣過去一直自豪擁有堅強的三級棒球為後盾所培育出的英球員,到了競爭激烈的美國小聯盟卻有如泥牛入海。許多球員不但無法一路向大聯盟進,甚至只能在低階的新人聯盟與1A球隊中浮,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職可能會有更大規模的旅美返鄉

 

至於這倦鳥歸巢的風潮會對灣棒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過去一直以來都是精兵政策為培養基礎的灣棒,在近幾年吹起旅外風潮後,可說是受到不小的打擊。由於美職球探往往是以青棒或大學球員為簽約的首要選擇,再加上本土職棒無法提供優渥的條件吸引本土球員留下,所以往往會出現球隊主力被美職球隊挖角,導致戰力不濟的窘境。其中,象徵灣棒球實力的中華成棒隊最能感受到這股壓力,近年來中華隊的球員名單中,這些被外國球團網羅的旅外球員都是主,因此只要中華隊徵旅外球員不順利,或是無法確實掌握旅外球員狀況,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自然也會跟著下滑

 

有趣的是,今年回歸中職的旅美球員,幾乎都是過去中華隊徵的主力球員,陳鏞基、增菘瑋更是為中華隊征戰負傷,最後終結旅美生涯的受害者。陳鏞基過去為中華隊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並不下於陳金鋒,而他與胡金龍所組成的「金鏞連線」,至今都還是球迷津津樂道的傳奇。如今藉著這回歸潮,棒協未來徵召國手時,應該能逐漸減少對美職球團的依賴組軍過程也會更順利

 

更重要的是,由於這次回歸球員的實力與名氣都有一定份量,對求才若渴的中職球隊來說有如及時雨,更不用說未來這些球員退役後,如果能回歸基層,勢必會灣三級棒球注入更多活水。因此雖然這些球員無法在遙遠的美國發光發熱,但是他們踏上故鄉的土地後,最終受惠的,是孕育出這些好手的台灣棒壇,以及所有熱愛棒球的台灣球迷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