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 Yahoo!奇摩運動網 2009/5/19
中華職棒史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對決組合」,莫過於票房全盛時期的「金臂人大戰飛刀手」,然而,由於兩位主角都是投手,因此所謂的「對決」嚴格說來只能算是隔空交火罷了,誰贏誰輸有太多的攻守變數存在,畢竟兩人並沒有同時在場上正面遭遇,雖說比賽看得很過癮,但是感覺起來總是覺得有點美中不足。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9/5/18
在一個艷陽高照的下午,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有幸能邀請到目前在緯來體育台擔任球評工作的楊清瓏教練,由杜堽及陳建欽代表團隊,與楊教練進行深度專訪,訪談內容將分成四個系列,逐日刊登在UDN的邊邊角角論壇專區。

球賽評論是現在大家最知道他的工作,擁有常態更新的個人部落格是他讓年輕球迷印象深刻的地方,為中華隊的國際賽做情報蒐集與解析則是他讓人佩服之處。而中華隊在奧運棒球項目拿下的第一面獎牌─洛杉磯奧運銅牌,他是在銅牌戰中以兩分全壘打鎖定勝利的人;業餘甲組球賽最傳奇的戰役,味全黃廣琪與葡萄王莊勝雄的廿一局投手戰,他也代表味全參與其中;「南美和、北華興」的著名對抗,也從他加入美和青少棒後開始;台灣七O年代開始引發國際賽冠軍熱潮的金龍少棒隊,第二代成員裡就有他的名字:楊清瓏。

f_194995_1.jpg
楊清瓏教練。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提供

細究楊清瓏教練的球員生涯,也正好是台灣棒球發展為「國球」的整個歷程,而在八O年代末期,欲接續業餘棒球的發展而成立職業棒球聯盟時,楊教練早已褪下球員的身分轉往教練發展,雖然當時的他仍未滿三十歲,但在那樣的時空環境下,棒球生涯已差不多到了該轉換的時刻,即便職棒聯盟邀請他以教練兼球員的身分加盟,但他卻因無法與美和中學的恩師曾紀恩同隊,而選擇留在文化大學擔任教練,並在之後移民澳洲,在當地繼續從事教練工作,直到聲寶公司籌組球隊進軍職棒,楊教練才應邀回台執教。

關於教練的養成過程,就不得不提楊教練的英語能力。因為自青少棒時期開始就不斷入選中華隊而出國比賽,自然會接觸到不少外國的人事物,開拓了眼界也會想認識得更多,到了大學時期的英語會話課已不能滿足楊教練,他遂到南陽街的英語補習班去加強英語能力,並因為英語好而獲得了1983年我國首次赴美接受教練訓練的機會,參與了南喬治亞學院兩個月的短期訓練課程。完全卸下球員身分後,又獲得1988年赴日本巨人隊做見習教練的機會;1996取得了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的碩士學位,在教練養成的學習歷程上可說是相當完整,但這卻並非是做好職棒總教練工作的保證。

隨著台灣第二個職業棒球聯盟─台灣大聯盟的成立,楊教練也接了其中一支球隊的總教練,但帶到第二年就因戰績太差而遭到替換。楊教練自我剖析了這段經歷,他認為職業球隊的專業分工與業餘球隊的總教練總攬所有工作並不相同,從業餘到職業,他未能順利轉換調整,才導致了戰績不佳的苦果,並也坦然地接受失敗。楊教練這段經歷可以說是當了職棒教練後才開始學著如何當職棒教練,對於球員到教練再到職棒教練的不同階段差異,有了另一番深刻的體驗。

離開職棒後的楊教練,回到學校兼任教職,也在2003年接下了棒協的雅典奧運情蒐工作,運用著在研究所學到的棒球數據化表示方法,為教練團提供徵召中華隊成員的觀察依據,並一路延續至北京奧運的對戰球隊情報分析與蒐集,也成為國內棒壇最著名的「情報頭子」。

2005年開始擔任職棒轉播的球評工作則是楊教練的另一項挑戰,雖有豐富的比賽及教練經驗,但要即時以完整的口語解析卻也遇到了困難。他特別請了在美國的朋友,轉述美國職棒的電視球評如何講評來當作參考,不斷地精進自己講評論述的能力,也才能成為現今台灣棒球界最著名的球評之一。

在棒球圈中歷經著各種身分的轉換,楊教練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在各個階段、各個層面都下過不少苦功才有現今能被大家看見的成就。在訪談中,我們也問到了楊教練有如此完整的學經歷,是否願意爭取執掌中華隊的兵符?楊教練坦言,中華隊的總教練必須是國內職棒球隊或甲組球隊的教頭才有資格被遴選,他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格。雖然也有球隊來邀請他擔任教練的職位,但他也是婉拒,除了球評工作的穩定外,能透過電視上的球賽講評,將更完備的棒球觀念和理念傳播出去,是目前楊教練覺得對整體棒球環境更有益處的事。

身為球評,也身為棒協的講師,楊清瓏教練可說是台灣棒球界中教練的教練,紮實的學理與豐富的經歷,更有許多深入的觀察與構思,在仍處於谷底低潮的台灣棒球,或許應該多仔細地聆聽與反思。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載於Yahoo運動新聞網 2009/5/11 

以今年前二個月票房為觀察指標,兄弟象的票房收益,較去年同時期成長135%,票房仍為四隊之冠,尤其是曹錦輝正式披上黃袍為兄弟象效力之後,二場主場進帳465萬,預估個人還有18至22場先發,主場將有10至14場之譜,估算兄弟象主場票房收入3500至4500萬之間,不僅達到兄弟球團今年預設票房3000萬目標外,更是直追4800萬單一球隊的票房紀錄,這其中還未包括其他場次、周邊商品與廣告代言費用。

若您是兄弟企業的經營團隊,您說應該不應該放棄「兄弟球團」的經營?

再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另一個層面的角力上。如果把中華職棒20年當成一塊頹圮不堪的重劃地,預備重整態勢,重新建構新的規模,而目前四支球團都是配合政策執行的「改建戶」,只要其中一戶扮演「釘子戶」的角色,表態不願繼續再「玩」下去的決定,即使重劃地體質再如何的的優越,地段再如何的精華,一切規劃都是空談!

反射在中華職棒的生態上,不也如此?任何一支球團都具備了扮演「釘子戶」的理由:球團虧損。若以這樣心態,來作為球團的經營,會得到廣大球迷的支持嗎?相信將適得其反。

再進一步來說,假設母企業決定放掉「兄弟球團」的經營,這項議題是成立的話,對應洪領隊在財訊內容所說的:「兄弟飯店如果決定不玩了,球隊就全部賣掉,留著部分股權沒有意義。」極可能衍生幾個現象的事實,不僅是兄弟企業未能佔到便宜,吃虧的反而是廣大球迷與國家棒球運動未來的發展。

最重要的當然是「中華職棒」能否再繼續存活的問題;就國家整體運動發展的角度上來看,體委會或棒委會即使不願意看到「兄弟企業退出職棒球團經營」這個事實發生,但無論如何都會設法找出買主,整批接手「兄弟球團」的繼續經營,原因無他,沒有職業棒球,台灣棒球運動就沒有未來,這個時間點,沒理由再走回頭路。

當然,職業棒球在台灣20年的歷史中,企業參與球團經營,或多或少已被定位為「社會公益」與「振興棒球運動」的崇高角色,過往涉入職棒球團的企業,不勝枚舉,但最後終究不敵現實的考驗,紛紛熄燈落幕,退出職棒的舞台;其中甚多因素,擊潰當初企業組織球團的熱忱,除球員涉入賭博、放水打假球,損害母企業形象為最直接的殺手外,球團長年虧損,也是一項使企業萌生退意的關鍵因素。但積極防弊防賭,與政府對職棒運動大力扶持作多的態度,不也逐漸地在改善之中,現在所剩的就是球團的用心經營,以及社會大眾熱情的支持,而這兩項正如一刀兩面,當球團認真付出,選手在球場拼鬥贏得勝績,球迷與社會的肯定,自然會反映在票房的收益上。

「不爭一時,也要爭千秋」,剴切的來說,唯一能代表近代台灣棒球發展歷史的典型球隊,就屬兄弟球團一點也不為過,一路從社會乙組組隊出發,晉級至甲組聯賽,到職棒的創建迄今,即使職棒唯二的創朝元老統一獅隊,都沒有具備如此完整的球隊歷史記錄;然而兄弟球團這一刻繼續經營於否,正處於歷史定位的分水嶺,若放棄在中華職棒的這一片江山,無疑是將棒壇精神指標拱手讓給統一企業,尤其在今年統一獅有不小的機會完成球隊史上第一次三連霸。屆時,兄弟在棒球運動歷史的地位,也僅能淹沒在緬懷的嘆息聲中。

站在一位純球迷的立場,誠摯的呼籲兄弟企業,不妨將視野拉到制高點,寧可「因兄弟象堅持,而使中職提升」的選擇,絕對不是「因兄弟象缺席,而使中職沈淪」的錯誤決定。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載於Yahoo運動新聞網 2009/5/8 

繼人氣指標王建民下放美國大聯盟傷兵名單,引起國內棒壇一陣騷動與震撼之後,就屬五月四日兄弟象撤換王光輝總教練,由投手教練中込伸接替職務,再度引燃各界討論。雖然褒貶不一,所得結論也泛於激情,畢竟九連敗之後的六連敗,讓兄弟象勝率跌至不到三成,難堪局面,令球迷慘不忍睹。

歸究其因,甚多不滿均指向兄弟大家長洪瑞河領隊,撤換總教練良莠正確於否,須看後續戰績而論定,但將兄弟象未能跳脫墊底厄運,矛頭直射領隊一意孤行的妄斷決定,我只能默默為洪教主「忍辱負重」的精神,深感敬佩。

洪教主深知我國加入WTO之後,農產滯銷嚴重,時值入夏之際,鳳梨盛產,價格下滑,影響農民生計,為刺激購買意願,一邊揪心,一邊淌血,看自己子弟兵慘敗情況,已構成球場懸掛「旺來」的氛圍,據市場傳聞,南部新化、關廟一帶產地,加派人手採收鳳梨,正往北部新莊、天母球場週邊運送,非得讓兄弟象主場掛滿鳳梨不可,才能真正彰顯洪教主「苦民所苦」的菩薩心腸。

當然,站在與象迷同一陣線的洪教主,必定知道民氣可用,越是連敗,象迷的向心力就越堅定,想必去年七月廿一日一句「若再賠錢,就不惜解散」所引爆的震撼效果,延燒到票房出奇的收益,還歷歷在目,從原本每場千餘名左右的觀眾,一路過關斬將,連日締造佳績,七月廿三日的3648名,七月廿四日的4535名,到七月三十日平日最高紀錄的5025名,果真洪教主魅力無可擋,十個曹錦輝也不夠看。

所以,現在每場四千餘名的觀眾,怎能談得上是票房的甦醒呢?眾多球迷還在殷殷期盼,洪教主何時再一言九鼎,祭出更具爆炸的談話內容,譬如:「若兄弟象票房沒有超過六千人,球員就減薪30%。」,或是來個更辛辣的:「若是兄弟象再連敗的話,我就辭兄弟象領隊職務。」鐵定票房急速上升。

在戰力磨合方面,洪教主也煞費苦心,怕又重演上一波教練團人選的安排,出現讓打擊教練許閔嵐來教彭政閔打擊的奇怪現象,引來球迷的幹譙,因此為避免讓中込伸指導具有大聯盟資歷的曹錦輝投球,這回就已做好準備,趕緊將中込伸升格為總教練,好以涵蓋全隊投、打及守備各項運作,減少不必要的爭議,不得不為洪教主這一番苦心,鼓掌再三。

不只如此,洪教主的格局與視野,也非一般等閒之輩。雖說中華職棒聯盟由去年的六隊,變為今年的四隊,精彩程度隨之增加,各隊戰力也不同而語。但想必洪教主早已高瞻遠矚,早早設想為避免四隊對戰組合的單調與乏味,必會在為了振興國內棒球風氣之際,開放其他已具規模的甲組球隊進駐CPBL,共同將餅作大之外,終究還是為自家兄弟象戰績著想,因為如情勢再演變下去,兄弟穩當奪下第三個「三連霸」:連續三年排名墊底。這可就非同小可,不亞於中華隊在國際賽連續敗給中國隊所引來的衝擊,所以非得在參賽的隊伍,加個類似印尼、香港等級的球隊。這就好像兄弟現今在各隊中的處境,寧願是六隊裡的第四名,也不要是四隊裡的第四名,以往有米迪亞、中信鯨來烘托,再怎麼難看至少不會淪為C級球隊,這下子可截然不同,相信日後中華職棒要擴充球隊時,洪教主一定是第一個支持者。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載於印刻文學生活誌 69期 2009/5/1 

二○○九年的三月,春天還很冷,一個不願面對的事實擺在眼前,一:四,台灣隊再次輸給中國隊,僅僅兩場比賽就打包回家,結束了這次經典賽。遺憾又悲傷,這巨大的三分差距,讓人無法接受,因為這跟我小時後看的球賽不一樣,沒有感動,也沒有激情。假如能讓時光倒轉,我想回到二十年前「吃飽看棒球」的美好年代。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載於Yahoo運動新聞網 2009/4/23 

職棒二十年開打以前,本以為會受到經典賽兵敗東京的負面影響,沒人敢對票房抱有多大的期望,但沒想到截至4/19開打三周以來,票房意外強強滾,平均每場觀眾人數為4509人,雖然第三周的票房稍稍下降,但與前兩周差距不大,整體來看比起去年成長了有1.4倍之多。 

票房成長的原因很多,四隊整合之後,經過特別選秀使得戰力比較集中,比賽的精彩度提高,少了米迪亞與中信兩隊票房毒藥之後,也把拉低平均觀眾人數的因子排除,而且縮成四隊後,球員們的危機感提升,再不拼的話可能職棒也玩完了,這些刺激也都間接提高了球賽的品質,因此在開打後的第一個月就開出了漂亮的紅盤。 

從這四隊來看,票房成長幅度最驚人的就是興農牛隊,興農去年底一改以往給人縮衣節食的形象,先是在季中延攬前味全龍三連霸總教練的徐生明,年底又簽下了前COBRAS及鯨隊的洋將威納斯,把三壘這個大洞補起來,接著並在兩大選秀中選進多名令人驚艷的即戰力球員,幾乎讓投打戰力一次到位,球團也大方地延續謝佳賢的複數年合約,整個大手筆的支出,當然讓憋了很久的牛迷振奮不已,最後在三月更順利簽下了業餘強打林益全,「全太危險」打線終於正式上膛,果然這組打線也沒讓球迷等太久,開打三周以來,牛隊在打擊率及總得分都居四隊之冠,除了威納斯之外,包含新秀林益全在內的三支巨砲也已先後開轟,目前牛隊也暫時排在聯盟首位。 

截至4/19為止,四隊的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含主客場),分別是兄弟5228,興農4775,La New 4280,統一3754,牛隊票房又爬到從前老二的位置,這當然與戰績有關係,但最重要的是,球迷們看到了球團的改變,「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這個在著名棒球電影「Field of Dreams」(註)裡的經典台詞,套用在興農身上也不為過,也就是說,如果球團願意朝正確的方向經營,球迷們自然就會來球場。 

台灣的球迷很死忠,也很熱情,只要球團願意認真開始打造球隊,有聽到球迷的心聲,球迷們幾乎是掏心掏肺的全力相挺,當然並不是說興農該做的都已經做到,要離一個真正職業球團的規格,興農還差得很遠,年初時領隊劉志昇幾個離譜的發言我們都還記得清清楚楚,但做總比沒做好,至少讓人看出球團願意向上提升的誠意,相較於前幾年的確是積極許多。 

目前戰績落後的兄弟象隊,飽受傷兵之苦,板凳上可用之兵也有限,自然不易提升戰績,但礙於聯盟規定,現在要補人也不可能,尤其洋將幾乎全面崩盤,這樣死撐下去對球迷也不公平,建議不如先從洋將下手,不要再找那種便宜大碗的助拳人,好好地砸錢下去,至少找幾個月薪兩萬美金以上等級的洋將,大家一起來提升CPBL比賽的品質和張力。 

註:詳細電影內容請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Field_of_Dreams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動力火車所演唱的中職主題曲「繼續轉動」,在球季開打近一個月以來,於各球場及電視轉播賽後強力放送,兩位歌手用嘹亮的聲音唱出激勵人心的歌詞,再搭配上四隊明星球員參與演出的音樂錄影帶(MV),使得這首歌曲甫推出即廣受歡迎,同時也打響了中職今年的口號「轉動20 WITH US」,這張專輯也隨著今年進場球迷增加而有著不錯的銷售成績,創造出職棒聯盟與唱片公司雙贏的局面。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載於Yahoo運動新聞網 2009/4/19 

La New熊隊「大師兄」林智勝,到4/18為止,僅出賽14場卻已累積8支全壘打,其中還包含兩場雙響砲,自開季以來狀況實在好到連城牆都擋不住。目前最受人矚目的焦點除了可以幫助球隊挑戰連十場全壘打的記錄之外,就是挑戰個人連續場次全壘打的記錄,目前記錄保持人為前統一洋將布雷的連續七場。 

球迷們對這些記錄應都耳熟能詳,只不過最近更常看到的就是,林智勝有機會先挑戰「本土球員」潘武雄的連六場全壘打記錄,奇怪的是,明明就只有一個聯盟,為什麼還要分甚麼洋將本土的記錄?而這個現象不是今年才有,長久以來都是如此,2003年狀況在巔峰的張泰山,媒體和CPBL也是不斷在炒作泰山要先挑戰本土球員陳文賓的單季26支全壘打的記錄,好像鷹俠和怪力男並列的單季31轟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參考記錄,後來泰山的確破了陳文賓的記錄來到28支,那又怎樣呢?當時的單季最高記錄還是31支啊!這項記錄也直到2007年才被布老爺的33支給超越。 

這就是CPBL很怪異的地方,洋將雖然都是老外,實力也的確比本土球員的平均戰力好的多,但大家都在同一個聯盟的體制下打球,記錄為啥還要分本土洋將?這是不是另一種保護主義在作祟?還是自動矮化自己?認為洋將就是比較屌,記錄要和本土的作切割,以免在聯盟的記錄表上都看不到本土球員占有一席之地嗎? 

既然要分那是不是要分個徹底呢?原住民與平地球員的記錄要不要分開算?還是要分南部與北部呢?曾經旅外甚至上過MLB的球員要不要視同洋將?要不要加註星號?以MLB來說,選手們來自全世界各地不同的種族,難道記錄也要分國籍嗎?還是要分成白人和黑人?鈴木一朗在2004年以單季262支安打,打破之前George Sisler保持的257支記錄,難道以後又有美國球員接近257支之時,MLB會大張旗鼓的強調先追平或打破「美國本土」記錄後,再來挑戰「洋將」Ichiro所創下的262支的記錄嗎?當然不會,因為答案很清楚,記錄保持人永遠只有一個。 

而翻開中華職棒的記錄簿來看,事實上CPBL本土球員表現的成績並不比洋將遜色到哪裡去,單季最多勝由陳義信與王漢的22勝並列首位,單季最低防禦率是蕭任汶的1.40,單季最多奪三振是林恩宇的209次,單季最多安打是高國慶的152支,當有球員有機會挑戰這些記錄時,大家應該就很少聽到媒體又在把記錄分成本土或洋將吧,或是說,當有投手的奪三振次數有機會打破記錄時,大家會不會先強調要先追平林英傑在2004年的203次之後,再挑戰林恩宇的記錄呢?我想不會吧! 

因此我們應該還是要把焦點放在記錄保持人的身上,因為記錄只有一個,這次大師兄就是要挑戰連續七場全壘打的記錄,希望他放開心情輕鬆打,能夠讓自己輝煌的成績在CPBL的記錄簿上再添一筆。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刊載於UDN 聯合新聞網 2009/04/16

彷彿是台灣棒球陷落於谷底的遙遠對應,開季兩場先發都未拿下勝投的王建民,也未擔負起先發投手應完成的局數,讓早起的球迷又帶著失望的心情開始新的一天。

關於王建民無法完成先發的投球工作,被分析出的原因必然很多,從投球動作的不穩定、仍未找回以往的控球水準、伸卡球的移動幅度還不夠犀利、三振能力的缺乏、對壘上跑者的牽制力不足,以及捕手波沙達的阻殺能力弱、光芒隊的士氣好及守備運氣好等,林林總總的原因都有也都對,但若要歸結出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壓力太多。

從去年洋基隊中止連續晉級季後賽的原因探討,癥結點就落在王建民大半球季的養傷;球隊在季前大手筆簽入沙巴西亞及柏奈特兩位王牌級投手,從洋基農場培養出來的王建民,其地位歸屬與排名,更是引發許多爭論;新球場的落成啟用,誰該第一個站上新投手丘投出第一球,誰又能在新球場取得第一場勝投,王建民也不斷地被各方提及;季外的代言合作與新廣告拍攝,從球賽轉播間的廣告播送密度來看,應該也沒減少過。以媒體追蹤報導的頻繁程度而言,也從一個球迷的角度來感受,這些都真的太多,多到讓人有壓迫感。而身為一切主角的王建民,如同往常一般,默默地、努力且用力地扛起這一切,站在投手丘上的他,表情沉著卻也沉重。

這一兩年來,王建民都有太過用力投球卻投不好的紀錄,不是伸卡球還來不及變化就平平地飆進好球帶,不然就是投球失去準心,好壞球落差明顯,投手教練會因此不時調整他進牛棚練投的時間,以釋放他多餘的投球力量,來達到更好的控球及更犀利的球路變化。但今年開季連吞兩場敗戰的王建民,從球速來看,並非手臂力量太多太強,而是想要以更好的表現回應外界加注在他身上的期許期望,就如同去年開季的連勝狀況那樣,但結果卻大大不如預期。

謹慎多想,是值得鼓勵的特質,但過於謹慎多想則容易自縛手腳。去年北京奧運及今年東京的經典賽,與王建民同樣被戲稱為台灣棒球神主牌的中華隊,也是接連犯下太過謹慎而放不開手腳的狀況,連著兩個大賽的比賽內容讓台灣棒球跌入情緒的谷底。一整個團隊都扛不起全台灣的關注,即使遠在美國被老外包圍著的王建民,也必然會感受到相同的關注壓力,然後想了很多、很多。

王建民向來不是個情緒外放的人,賽後的各項檢討分析與改進,有教練團、球隊老大哥和媒體記者們會去做、去講、去寫,但最終仍要王建民自己能適時釋放身上多餘的壓力,找回最舒服也最單純的工作方式,才能從如此慘烈的開季成績中走出,繼續投出王氏風格的球賽,也繼續展現台灣之光。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職棒已於上週(4/3)正式開打,季前普遍不被看好的樂天金鷹取得了四連勝,而被看好能蟬聯中央聯盟冠軍的讀賣巨人則出人意料的三連不勝,勝場數到第四場比賽才開張。有媒體以「日本力不足」來形容三連不勝的巨人,這樣的評論,聽在才剛帶領日本國家隊奪下本屆WBC冠軍的原辰德監督耳裡,心中感受恐怕是五味雜陳。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