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即戰力洋將之所以到處跑江湖打工,就是夢想有朝一日能受到球探青睞,躍登大聯盟,所以他們需要的是,洋洋灑灑的攻守數據,萬一某年突然出現DNP(did not play)的印記,會讓人誤以為有傷在身或根本不堪用,勢必壞了行情,而個人生涯紀錄若因此留下「無可考」的空白欄,其損失也不是台灣給付的區區幾萬美金所能彌補。
可惜咱棒壇高層抱著「有錢就是大爺」的凱子心態,只想摸頭打賞而不給人家名份(訓而不戰),想把他們包養下來,綁在左營動彈不得,靜待咱業餘球員有集訓「需要」時,「應召」陪練個幾宿,簡直就是把這些身手不凡的老外貶成「二奶」,試問:誰嚥得下這口晦氣?
別忘了,奧運代表隊還是以職棒球員為主體,與其花大把銀子調教業餘選手,倒不如認真訓練CPBL的野手來得實際!為了避免「K金戰士」陳致遠的憾事在雅典重演,應該趁此機會好好整頓CPBL的洋將人才庫,想當年,王漢、巴比諾、多力等洋投將一字排開,個個都是時速150公里以上、又快又準又耐操的超級投手。
現在呢?在八千美元月薪上限的默契下,各球團只能將就點,一分錢一分貨,揀些次級品(要球速沒球速、要控球沒控球)湊湊數,咱野手長期處在被餵球的安逸環境中怎會進步?出國比賽撞見正港強投,只有仰天長嘯挨K的份兒!
由於職棒已走出縮衣節食的低潮期,CPBL劃地自限的僵硬制度可以休矣,而為了更精采的職棒賽事,也為了在雅典奧運奪牌,洋將政策的全面翻修當然刻不容緩,聯盟應立即取消洋將薪資上限,且明定各隊須配備「150公里以上的強投和控球型的左投各一名」,以改善中華隊兩大罩門:不擅打速球/面對左投束手無策。
但在預算的考量下,球團老闆恐因工資負擔驟增而抗拒改革(兄弟象好不容易首度轉虧為盈,正信誓旦旦想乘勝追擊),此時政府責無旁貸,應伸出援手,補貼洋將一定比率的薪水(92年奧運前,郭李建夫就曾領過類似津貼),新十大建設編列五千億台幣,只要從中撥出一點零頭,不但可提昇職棒水準,又能強化國家隊戰力,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最重要的是,工具型洋將的價值在於「訓練台灣野手抵抗外國強投的威脅」,堪稱另類的防禦性公「投」,因其係純民間活動,與統獨議題完全無涉,白宮當局一定不會反對!
本文原載於南主角 2004.3.4~3.18第38期(杜堽/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