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能否賺錢?此大哉問一直是球迷心中的疑惑,直到去年,胖象終於斬釘截鐵向大家嗆聲說:我可以!

 


身為職棒元老球隊之一的兄弟象,素來是聯盟的金字招牌兼票房保證,從業餘時代就累積下來的死忠球迷是他們最得力的靠山,在場內是球隊最佳第十人,在場外則是球團的吸金法寶。職棒草創初期的象隊比賽,常會發現為數不少「趿拖鞋,嚼檳榔,滿口粗話」的草根球迷,在場邊為兄弟搖旗吶喊,氣勢非凡;但在歷經職棒賭災及換血陣痛期之後,隨著國際賽的榮耀加持,以及本身銳不可擋的爭冠氣勢,加上陣中幾位明星球員的烘托,胖象人氣在重現另一個高峰時,看台上的鄉土派也幾已人去樓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批新世代的年輕球迷。


大抵而言,這些新興象迷的誕生不外乎受兩大因素影響,其一是西瓜效應,另一則是偶像崇拜。


在運動場上,人氣往往與戰績成正比,職棒當然也不例外。許多新球迷在擇強隊而棲的心理誘因下,自然而然會被胖象的氣勢給吸引過去,因此無論一代象或二代象,當其為球隊創造三連霸,替球團帶來龐大收益時,與有榮焉的西瓜派球迷都「功不可沒」,因為他們的情緒性投入,幫兄弟的「賣相」加了不少分。


此外,隨著職棒熱度回升,球員時而在廣告中賣酷耍帥,時而在綜藝節目裡獻唱搞笑,一些球技好、外型俏的球員遂不可免地被明星化,躍為少男少女崇拜的偶像,而循此途徑成為球迷者,尤以年輕女性居多。懷抱偶像情結的女球迷逐步攻佔球場,對球團來說不是壞事,因為她們的消費慾旺盛,經常為自己心儀的球員出錢出力,她們隱藏在票房數字的背後,胖象當然受惠良多!


跟老球迷相比,熱情的新球迷總是活力無窮,可以輕易跟球員打成一片,對比賽的瘋狂程度,也令老球迷汗顏,但值得注意的是,源自於「西瓜效應」的球迷,在球隊輝煌不再時,是否依舊死心蹋地?追星族的球迷,在新鮮感過後,會不會因偶像的老化而離開球場?這些問題,兄弟可曾想過?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已完成隊史二度三連霸大業的胖象,在戰績與人氣雙贏的推波助瀾下,除今年招商業績上看八千萬,超乎預期的商機也滾滾而來,但細觀其行銷手法,不論銀行、捷運局和石油公司等之異業結盟,皆以即時利益為導向,且側重男性市場的經營,對年輕女球迷的存在事實一概視而不見,顯然並未意識到「象迷結構已今非昔比」此微妙變化。


在女子棒球還不成氣候的此刻,棒球仍是男性主宰的運動,女性唯一能介入的領域只剩看台,美日職業球賽習見的女子啦啦隊,也是被侷限在觀眾席上,她們以清涼有勁的穿著和打扮,極盡載歌載舞、花枝招展之能事,吸引球迷的注意,為球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此舉曾引來女性主義者嚴辭撻伐,認為職業運動本身在展示男性肉體優勢的同時,也連帶剝削且物化女性的身體,讓女性淪為「被恣意窺視和消費」的球賽現場次等玩物,殊不可取!


已關門的台灣大聯盟,過去也曾如法炮製這種噱頭,大一統的CPBL雖無此貶抑女性身份之前科,但兄弟對「女象迷已呈倍數激增」之態勢,仍渾渾噩噩不知其所以然,則比先進資本市場濫用女性身體牟利的惡形惡狀還糟,因為他們不是「不為也」,而是根本不懂「女球迷就站在眼前」!


先有球迷,再有廠商,這因果關係不容本末倒置。胖象似仍根深蒂固相信,「死忠」是象迷永遠不變的特質,不懂「球迷的養成,有階段性的差異;球迷的身份,也有時效性的期限」,只會傻呼呼地迎合廠商的脾胃,將一切促銷活動直指球迷口袋,卻對球迷的種種需求不聞不問,令人不免納悶:凡事錙銖必較的胖象,雖暫時達成轉虧為盈的目標,但在時空環境再度蛻變,迫使職棒熱潮隨之消融殆盡後,球迷會否絕塵而去?廠商又是否願意留步?


職棒景氣跌了又起,球迷也跟著世代交替,胖象若要鞏固既有的霸權寶座,就得花點心思,研究一下「分齡分眾各球迷層的經營之道」。須知,景氣有循環,風水也會輪流轉,兄弟高層如不趁此意氣風發之際,深耕新生代球迷的前瞻性市場,厚植三代象的未來根基,即使今年四連霸又怎樣?早晚還是難逃「被泡沫化」的命運,而此危機或不在當下,而是在未來!


本文原載於Taiwan News 2004.3.11~3.24第124期(李依蓉/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hittab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